本报河南淅川4月5日电(特约记者丁艳 通讯员夏莎)一棵棵老树发出新芽,一声声乡音滋润心田。5日,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金河镇南山脚下的南水北调移民生态文化苑内,别开生面的移民寻根文化活动拉开帷幕。从青海、湖北和河南各地赶回来的1200名丹江库区移民相聚在这里,缅怀先贤,找寻故园难忘的乡愁。文化部组织艺术家小分队赴“南水北调水源地”的慰问演出,今天上午也在这里举行。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也是全国移民大县,自20世纪50年代工程开工以来,先后搬迁移民近40万人。淅川老百姓舍小家为大家,顾全大局、大爱报国的移民精神感动了全国人民。树高千丈忘不了根,生活在全国各地的移民每年都在清明前后回淅川,祭拜祖先,看望亲戚。为了让移民精神代代相传,移民后代李爱武从100多个移民村抢救出来1000多棵古树,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集中移栽,为淅川移民提供寄托情感的家园——南水北调移民生态文化苑。
在一棵老皂角树下,从河南新乡赶回来的移民全兴乐眼眶泛红:“这棵皂角树从我记事起它就在,每年清明回来看看它,无论走到哪里,淅川都是我的家,我的根都在这里!”许多移民都在这里找到自己村子、老屋旁边的树木,浇水培土,回忆往事。文化苑内,还修建了移民纪念碑,17.2米的碑高,象征着移民动迁的172米水位线,长宽高各为40米的底座,纪念着40万移民的奉献。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让移民寄托乡愁,传承弘扬移民精神,建设美好家园,确保南水北调一渠清水永续北上。”淅川县县长赵鹏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