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趋缓,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经济结构正在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转向新的增长点。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并购重组市场展现出井喷式局面,利好政策相继出台。据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并购重组交易高达1675起,总金额超过6190亿元,无论是交易量还是交易总金额都比2012年大幅增长。2014年,涉及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交易共计4641宗,交易金额31737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已经完成的并购交易2033宗,交易金额13766亿元,同比增长88.3%。
对比成熟资本市场的并购历史,不难看出,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以及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新兴市场都曾出现过并购潮。日本经历过两次并购浪潮,而美国经历过六次并购潮,台湾在经历了经济增速放缓后,也出现了并购重组的高峰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并购重组,在行业特点、规模大小及具体方式上都有显著的阶段性特点,背后的驱动因素主要是经济、政策、技术的改善和进步。
并购重组是加快企业发展的有效资本运作形式,也一直是各国证券市场上理论与实践的热点。目前我国并购重组已超越新股发行(IPO)市场成为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最主要环节。另外,并购重组是企业实现规模跨越式扩张、进行战略部署或涉足新兴产业的有效途径,可以以低成本、高杠杆的形式完成企业的规模扩展,使资产负债情况更健康,使营利能力进一步改善,同时还可以通过并购重组获得稀缺资源、进行战略布局,通过整合上下游企业实现全产业链,进而获取新的技术、管理、渠道等各种发展资源,顺利实现产业转移与升级。因此,应高度重视并切实维护好企业并购重组的经济和社会环境。
改善企业并购重组政策环境。企业并购重组涉及社会不同领域,对企业提高产能、扩大影响力、提升竞争力,以及推动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都起到重要作用。企业并购重组是法律行为,西方发达国家大都有一套较为健全的法律体系对此进行监督和规范。我国也先后颁布了《证券法》《公司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但我国A股市场与西方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各项法律法规仍不完善。目前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行为以及并购重组过程中的各类积极参与者,有相当一部分是为了并购重组所带来的短期财富效应,偏离了并购重组的本意和初衷。对此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并购重组做好指引,进而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规范完善资本市场建设。近年来并购重组的井喷式爆发,一方面是源于经济的周期性规律以及技术进步的推动,另一方面也是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完善的表现之一。企业融资途径增多,使低成本、高杠杆地完成并购重组变得更具可操作性。但我国A股市场的IPO仍采用审核制,没有将选择权交给市场。另外,我国的金融体系仍以银行为核心,直接融资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工具较少,这导致能够满足企业扩张意愿的某一条途径能够实现时,跟随者便会蜂拥而至。因此,应积极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增加直接融资工具,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赋予市场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这样,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就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融资方式和战略部署,而不是盲目并购重组,从而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和企业生产效率,提高资本市场的优化调节作用。
建立健全企业信用体系。健康的市场不仅需要完善的法制来规范,而且更需要健全的信用体系来约束和保障。信用体系可以平滑摩擦、降低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进而提高市场效率。信用体系的重要性早已得到监管者、市场参与者、投资者的重视。目前,我国的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已初见成效,企业的征信情况已成为金融机构是否为企业融资的重要参考依据。但我国的企业信用体系仍需进一步健全。其一,企业的很多民间借贷、信托贷款并未登录到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中,因此无法全面了解企业的信用情况。其二,非金融机构对人民银行征信查询系统的了解程度和利用程度还较低,无法发挥企业信用体系应有的作用。其三,企业信用状况的查询途径单一,必须通过银行柜面系统才能登录查询,不够便利,制约了企业信用信息的传递。因此,需进一步健全企业信用体系,包括将更多的企业信用信息纳入征信系统中;提供更简便的查询途径、更便捷的查询方式。
重视企业内外部社会资本培育。社会资本是对不完全市场的有效补充。对于企业而言,无法通过无限的规模扩张实现外部交易内部化,进而降低交易成本。而企业社会资本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难题,既无须为解决短期问题承担“长期的支出”,也无须临时花费高昂的费用来解决困难,又能够在需要时得到低价甚至无偿的服务和帮助,其核心是通过社会网络的不同节点,有效传递信息、降低交易成本、获取稀缺资源、提高违约惩罚,进而对生产经营行为起到促进作用。作为每个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都应意识到企业社会资本的重要性,培养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良好关系,有意识地构建自己的社会网络。一方面要维护好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建立互信,既要让政府了解企业的真实能力,企业也要了解政府的政策,以便合理争取。另一方面要维护好与金融机构、交易对手甚至其他行业企业的关系,爱惜企业声誉,承担应负的社会责任,对相关主体在合适时机给予适当帮助,建立企业健康发展的良好竞争环境。与此同时,企业是由众多员工凝聚而成的集体,企业社会资本是企业内部优势逐步外现的综合结果,因此每个企业都应重视企业内部社会资本的培育,通过建设企业文化、加强员工培训、完善激励机制等形式,让员工与企业携手并进,共同发展。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本文受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防范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研究——基于金融适度分权的视角》[项目编号:13&ZD030]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