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曾发出过《关于将2015年两会办成“无烟两会”的倡议书》,呼吁禁止在会议场所、工作场所和其他所有室内场所吸烟,实现室内百分之百无烟。烟草危害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烟草为何具有如此大的“魅力”?戒烟难在何处?
吸烟量越来越大的原因
烟草起源于南美洲,当地的印第安人使用烟草的历史很久远。随着美洲大陆被发现,烟草被带到欧洲,并流传到世界各地。16世纪中叶烟草传入中国,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香烟中的主要成分尼古丁无色味苦,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刺激作用,并能激活相关神经,释放更多的多巴胺。而香烟中所含的哈尔明和降哈尔明则能抑制分解酶的活动,使神经突触内的多巴胺、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保持高浓度。这使吸烟者更清醒、注意力更集中。停止吸烟数小时后,吸烟者体内尼古丁含量大幅下降,神经元受体变得异常敏感,此时乙酰胆碱的活性超出正常水平,吸烟者变得烦躁,并很想抽烟。这时如果能够吸一支烟,就可以过度刺激神经受体,并促使多巴胺大量释放。
常吸烟会使神经受体对尼古丁越来越不敏感,原来的烟量再也不能满足吸烟者,吸烟者由此对尼古丁产生耐受性,需要更多的尼古丁来刺激,才能过瘾,这也是很多吸烟者吸烟量越来越大的原因。吸烟者长期处在刺激与振奋的情况下,一旦停止尼古丁的摄入就会感到精神不振、萎靡无力、全身软弱,甚至出现了打哈欠、流眼泪等症状。
尼古丁被称为世界上最容易让人上瘾的毒品。据统计,0.5毫克的尼古丁就会使人上瘾,而一支香烟中的尼古丁含量远远超过0.5毫克。
一旦吸上很难戒除
到底什么原因导致吸烟者长期吸烟而无法戒除呢?实际上,在最初吸烟时,烟草燃烧产生的烟雾会刺激口腔、鼻子和肺,大部分人都会觉得很难受,并不觉得吸烟有多么愉快和舒服。但吸了几次以后,就能体会到吸烟带来的愉悦感。有了这种愉悦感,吸烟就会被大脑认为是一种有益于身心的行为,吸烟者大脑内很快就会形成一种正反馈,驱使吸烟者再次吸烟以再次获得吸烟带来的快感。
经过更多次吸烟以后,大脑对尼古丁的刺激慢慢地变得不敏感,抽相同量的烟已经不能获取和先前一样的舒服感。这时吸烟者会自动增加剂量去找回以前经历过的舒服感。这个过程又叫“吸烟脱敏期”或“耐受期”。吸烟者在脱敏期会不断增加烟量和吸烟次数,进一步强化大脑对吸烟的依赖。当尼古丁在体内被代谢完毕以后,吸烟者身体会出现异常不适,比如注意力下降、精神不振、抑郁、头疼、焦躁不安、肚子疼甚至呕吐等症状。这些痛楚,会让吸烟者不由自主地去寻找烟草,以期吸上一口来消除身体的种种不适。
戒烟可循序渐进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几种用于戒烟的药物,比如尼古丁替代疗法,安非拉酮和戒必适等。虽然这些药物或疗法提高了戒烟的成功率,但目前来看,服用药物对戒烟的作用有限,只有1/4的吸烟者能够持续戒烟6个月以上,而他们中的一些还会复吸。
美国有科学家发现大分子能吸附香烟中的尼古丁,他们从玉米等植物中提取这种物质,制成名为“NICOBLOC”的液体制剂,将这种制剂滴在香烟过滤嘴上,会在其上形成局部潮湿的屏障,当烟气通过时,大分子会吸附部分焦油和尼古丁,从而防止其被吸入肺中,正确使用一滴这种制剂可吸附香烟烟雾中约33%的尼古丁和焦油。
与此配合,他们还制定了一种循序渐进的控烟方法,每次在过滤嘴中滴入这种制剂,会逐步减少尼古丁和焦油的摄入,使身体适应摄入量减少的环境,为身体从烟草依赖到彻底戒断提供缓冲期,最大限度减轻戒烟带来的不适感。美国巴尔的摩药物滥用成瘾及吸毒成瘾研究中心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研究中心对这种制剂进行检测,发现这种制剂对戒烟确有效用。目前,在美国和欧洲已经出现了用这种制剂制成的辅助戒烟产品,我国也有引进制备这种制剂的技术及循序渐进的控烟理念。
烟草危害作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不仅危害吸烟者,也会伤及其身边吸“二手烟”的人。我国又是全球最大的烟草生产、消费和受害国,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高达140万。有鉴于此,呼吁全国吸烟者珍爱生命,远离香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