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央文明委在北京召开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珠海捧回了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9年的“创文”梦想终于实现。
“创文”,浸入城市角落的热词
9年来,“创文”一词,早已浸入到珠海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珠海人每一天的生活里。“成功摘得‘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珠海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标志着珠海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迈上新台阶。”广东省委常委、珠海市委书记李嘉强调,要大力弘扬“创文”形成的好作风,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动文明城市向更高水平迈进。珠海正在制定3年行动计划,力争通过3年努力,成为全省文明城市排头兵、跻身全国先进行列。
“珠海获得这份荣誉,是真正的实至名归!”珠海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陈硕子女士,听闻珠海“创文”成功的喜讯,自豪地说,“作为土生土长的珠海人,我亲眼见证了十几年来珠海翻天覆地的变化。”
珠海市金湾区海上救助协会会长曾张容对记者说,“创文”对一个城市的影响是深远的,文明将会潜移默化地成为珠海市民的内在品格气质。作为一个普通市民,我们的生活会自然散发出来自内心深处的幸福。
“蓝色珠海”的文明之路
“我们去年来过一次,这是第二次来珠海了。”33岁的湖南湘潭人杨乾是地道的“回头客”,上周末带着妻儿专门到珠海的“城市客厅”海滨泳场看海,“这里太美了,海天一色,空气好,沙滩上看不到垃圾。我们一家爱上了珠海。”
“创文”的关键是为民、利民、惠民。“脏、乱、破、土”等老大难的“城市病”,在创文过程中得到解决。梅华城市花园,原是流浪人员聚居的荒芜山地,如今成为占地20万平方米的社区公园,有生态菜园、足球场、门球场、篮球场和可以安静看书、喝咖啡的书吧。
横琴开发的一个重视目标就是建设“生态岛”,正是珠海建设生态宜居的“蓝色珠海”的缩影,在整个城市产业布局规划以及打造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战略举措中,均体现了生态保护原则。
珠海市民告诉记者,如果用一种色调来形容这座城市的精气神,那就是建立在海洋文化基础上的“珠海蓝”:美丽珠海、人文珠海、浪漫珠海、幸福珠海,还有蓝色经济带……各种元素最终汇聚成“蓝色珠海”的城市特质。朝着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的目标,珠海将文明城市创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度,以生动实践交出“两个文明”答卷。
文明城市建设永远在路上
记者近日走进这座城市,触摸真切的“文明的细节”:在斑马线前,公交车和私家车礼让行人,已是司空见惯。这个“车轮上的文明”,来自于持续3年的倡导,交警监控、公交车带头、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街头指引,更有行人给让行车辆伸出拇指“点赞”的温馨行动。
走进香洲区北山社区的杨氏大宗祠,两侧“忠孝廉节”四个大字是杨氏宗族的家训。香洲区首场“明德大讲堂”2012年6月就在这里开讲,杨世全老人在台上讲述了他的邻居孝老爱亲的故事。珠海实施“德行珠海”公民道德行动建设计划,开设了“明德讲堂”“文明讲堂”“志愿学堂”等系列化专题讲堂,营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珠海市创文办主任、市文明办主任高德民介绍说,“创文”3年来,珠海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主题落细落小落实,打造道德之城。全市常住人口约有160万,注册志愿者就有21.3万人。
文明无止境。珠海市市长江凌表示,要巩固提升市容环境,持续加大执法整治。要继续改善交通秩序,提升交通文明形象。要深化道德城市建设,抓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让珠海人的文明源自内心。要推进文化惠民工程,让文化建设惠及更多市民。要统筹推进平安创建,以深化文明城市建设为契机,将文明建设与平安创建更有机结合、统筹推进。
(本报记者 吴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