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02日 星期四

    为老重庆留一张“文化底片”

    ——记“文化名人在渝中”文化保护工程

    作者:本报记者 张国圣 本报通讯员 陈凯姿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02日 09版)

        “三千年的江州府,八百年的重庆城,一百年的解放碑。”长江和嘉陵江环抱的重庆渝中半岛,是重庆人心中的“母城”,这里生活着众多文化名家。为了保存“母城”文化记忆,重庆市渝中区历时两年,完成了“记录名家人生故事,留住老城‘文化底片’”的“文化名人在渝中”文化保护工程。21集共630分钟的高清影像系列纪实纪录片《文化名人在渝中》和20万字的同名书籍,呈现了25位文化名家的“全息影像”。

        美术家江碧波论籍贯并不是重庆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尚在母腹中的江碧波随父母从浙江宁波开始逃难,直到1941年才到重庆。抗战胜利后,父母准备带着江碧波返回故乡,作为进步漫画家的父亲江敉踱步走上客轮后回望朝天门码头,突然决定不再离开重庆。于是,江氏一家人留在了山城。如今,江碧波耗时数月雕刻而成的重庆歌乐山烈士群雕,已成为重庆的一个文化象征。

        在纪录片中江碧波回忆父亲江敉“白天干活儿,晚上就着肥皂箱子作画”的情节,让舞蹈家刘军念念不忘:“艺术前辈们关于苦难与坚持,关于爱与宽容的故事,让我感受到了每一个生命的力量和激情。”两江交汇的老码头、高低错落的吊脚楼、古风犹存的老城墙、黄葛覆盖的小街巷,都是江碧波艺术创作的源泉。“这是我生活过的地方,我们不去记录,它们很可能就此湮没无闻。”江碧波说。

        祖籍湖南、而立之年迁居重庆渝中半岛的书法家屈趁斯,6岁开始习书,与书法相伴整整93年仍不辍笔墨。2014年8月,老人以99岁高龄辞世。2015年3月,“文化名人在渝中”文化保护工程“竣工”,晚年的屈趁斯通过高清纪录片《文化名人在渝中》再次回到人们眼前。“我真的没办法再掩饰自己的感情了!”看到一个又一个老艺术家在纪录片中平和淡泊地回忆自己坎坷波折而又丰富多彩的人生,诗人、鲁迅文学奖得主傅天琳频频以手拭泪。

        《文化名人在渝中》纪录片及同名书籍,已被重庆图书馆馆藏。这是重庆图书馆第一套关于重庆母城文化名人的视听文献和纸质文本。“这是一次富有意义的集体书写。我们可以骄傲地告诉后人,在保存渝中文化记忆的工程中,我们没有缺席,没有失职。”重庆市渝中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积光说。

        (本报记者 张国圣 本报通讯员 陈凯姿)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