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就是以宽己之心待人,以苛人之心待己,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诚信就是学习不逃课,考试不作弊,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日前,在盐城工学院官方微博上,“价值观体”微博备受追捧,10天时间,阅读量就超过2.5万次,获得534个赞。
在这个信息爆炸、观念多元的时代,高校如何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工作?在盐城工学院党委书记姚冠新看来,高校作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应搭建多种平台于一体的校园文化生态体系,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为制。
内化于心:创新课程 拓展载体
官方微博粉丝10万、BBS粉丝5万,微电影《青春展望》上线不到一周点击量超2万,精心打造“图说价值观”等品牌项目为学生答疑解惑……如今,微博、微信、第二课堂已成为盐城工学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载体。
外国语学院教授邓笛开设的“英语网络流行故事的中国化解读”课程,选择30篇英语网络流行故事作为授课内容,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国外的经典故事中,用中国化的解读方式讲述我国当代主流价值观。
学校还抓住新生入学时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期,组织学生参观盐城新四军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核心价值观征文及演讲比赛,并组织被评为“励志之星”“服务之星”的学生与新生一对一交流。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要用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平实感人的生动事例潜移默化地滋养。”姚冠新说,盐城工学院注重构建课外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网络新媒介平台于一体的校园文化生态体系,以多彩的形式宣传核心价值观。
外化于行:“盐工好人”叠加善的高度
秦棉杰毕业于盐城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2014年入选“江苏好青年百人榜”。读书时,一次秦棉杰到敬老院志愿服务,听到老人王凤梅边哭边念叨“老了老了没人要了,拾掇漂亮也没人看了”,秦棉杰当即组织150名志愿者、20名专业摄影师,在盐城26家敬老院开展“与千名老人共享灿烂微笑”活动,为老人拍照。王凤梅看到照片后激动地掉下泪来。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盐工人用善举和担当践行着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榜样的“复制效应”日益显现。如今,盐城工学院“大城小爱”志愿者协会的队伍日益壮大,3年时间招募志愿者1000多人,募集爱心基金40多万元,在9个区县开展助困、助老、助残、助学等各类活动100多次,结对帮扶50名特困生上学,共有超过4000人受惠。
固化为制:建章立制 扬善立德
在盐城工学院教务处,一张能力素质结构图引起记者注意,图的最下层写着基础能力,包括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等;中间一层写着必备能力,包括产品研发、技术改造与创新等;最上面一层写着拓展能力,包括现场管理、创业等。这是学校创新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修养等课程的实践,通过量化标准和分层教育,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定标准、定样本是途径,关键还是要靠老师。核心价值观能不能在高校落地生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建设。”盐城工学院校长葛世伦说。对此,学院制定《盐城工学院“教书育人”工作意见》《盐城工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既做好新教师的岗前培训,也完善考核指标和方式,提高师德师风在教师评价体系中的比重,让核心价值观深入教师心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关键是落到人。”葛世伦表示,高校要多措并举形成教育合力,让全体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释放更多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崔兴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