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31日 星期二

    中外教育,如何取长补短

    时间:2015年3月18日 地点:光明日报 主持人:王保纯(光明日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作者: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31日 14版)
    CFP
    张民选
    曾天山
    朱建民
    吴正宪
    董郁玉
    韩 祎
    CFP
    CFP
    扫描二维码参与光明网教育频道专题页面讨论。

    E-mail:

    gmwjj@gmw.cn

    gmfjj@sina.com

    主持人语

     

        最近,有消息说,畅销十余年、许多学生熟悉的华东师大版《一课一练》要在英国出分册了,数学分册英国版已经在翻译中,有望于今年暑期出版。这件事,引爆了大家对于教育乃至教育之外的许多联想与关注。长期以来,我们对于中国教育特点的描述,通常是知识灌输、死记硬背、重分数、轻能力、机械训练、难言创新……而对于国外教育的印象,则充满了仰视中的神往,他们教得简单、学得自在、没有考试升学的压力,没有束缚……但当下,中国教辅进驻英国课堂,再加上之前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面向65个国家及地区的PISA测试(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中,上海学生连续两次赢得第一,让我们有理由静下心来讨论一下,“中国式”教育与国外教育究竟孰优孰劣?我们的基础教育在国际化大背景下到底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厘清中外教育理念、中外教育模式的优劣、差同,我们才能做出理性的判断,我们应该往哪个方向走?又应该保持怎样的心态?希望在座的学者与家长知无不言,共同探讨中国教育如何在借鉴与学习中得到发展。

     

    1.中国基础教育的“秘密”

     

        张民选(上海市教委原副主任):2014年9月,英国教育部通过“中英人文交流高层对话机制”选派了72名优秀小学数学教师,到上海师大和上海市30所小学进行学习考察。他们看到了上海数学教学乃至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少特色,并将其总结为六大优势:

     

        一是“相信”与“期望”。上海的老师普遍相信,虽然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数学家,但是数学是中小学生应该学习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知识,每个孩子不仅都应该学好基础性的数学,每个孩子也都有能力学好基础数学。

     

        二是上海教师专业性很强。大部分教师都受过专门的学科教育,教数学课的老师在大学里都学过数学、数学教学法或者小学数学教育,他们知道教什么和怎么教。上海教师不用像英国教师那样,既要“包班”、又“所有学科都教”,忙于应付。

     

        三是重视在职进修,强调集体分享。上海教师的在职进修机会多,获得发展和提升的机会多。教师们在教研组集体备课,讨论问题,分享心得,研究课程,改进教法。而英国学校规模太小,同学科、同年级的教师难以组合,缺少分享学习机会。

     

        四是中国传统数学教学方法和信念彰显价值。中国人相信“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小学生都会背诵乘法口诀表,计算特别快。中国老师教学生用珠算和心算,做算术经常用“竖式”,中国学生还用扑克牌玩“24点”,各种方法一起用于计算,在“玩”中“学”。

     

        五是善用“小步前进”与“多变式”。上海数学教师强调突出重点,又分小步教学,帮助学生把一个大难题分为若干小问题,由易而难,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学习前进。中国教师还非常注意用不同变式,让学生从多侧面和多形式的变化中真正掌握知识的内涵,特别善于用不同难度的题目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发问,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就感。

     

        六是独具“政治优势”。有一位英国教师说她发现了一个重要“秘密”:她来上海学习的第一天,教授讲课就提到教育规划纲要;到学校后,他们在各个学校也都发现,几乎每个学校都有3年、5年甚至10年的发展规划,这样老师们很清楚,现在应该做什么,未来应该往什么方向发展,目标和步骤都清楚,上海教师心里有底。反观英国,英国教育部的名称反复改,两党竞选、政府几年一换,反复折腾,每届都有新花样。教育部长换得更勤,“我们常常还来不及准备,‘改变’就已经变掉了。”“中国最大的优势,是政治体制稳定,政策方向一致,难能可贵。”

     

    2.PISA好,教育就好?

     

        张民选:我们的教育不是没有弱点、盲点。比如数学的命题应该有思维过程,而我们在思维过程当中呈不完全性;我们学数学学了很多,包括几何、代数、计算、概率统计等,但我们不太会用数学,特别是概率统计比较弱,而其实除了数学家外,大部分人在成年以后用得最多的就是计算和概率,比如买股票、买房子前进行数据比较,都是概率统计的问题。再比如,在阅读方面,读那些有字句篇章结构的、连续性的文本就很强,读那些非连续性的文本如PPT就比较差,这就是所谓的“功能性文盲”,拿得到高中毕业文凭,却看不懂一套电器使用说明书。又如,我们布置给学生的作业很多,今天布置、明天要做完,这样勤学苦练固然好,但也有一个弱点,就是缺乏想象的空间,都是收敛性的结果,没有发散性的思考。

     

        我们的教育更多的是,只要学生今天跟着老师学,就容易拿100分,几乎没有自学的时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师不应止于帮助学生在12年里学好,而更应该传授给学生能一辈子使用的“自我控制”学习方法:自己寻找教育资源;找到学习资源当中最核心的部分;找到自己擅长和学习这种核心部分所需要的学习方法,并掌握它;把学到的技能、方法和态度运用到实际中。

     

        中国没有参加PISA测试之前,芬兰的数学测试成绩最高,有22%的学生数学优秀,但芬兰教育部门认为有25%的学生能学好数学已经足够了,其他的同学可以发展其他方面的能力,因为每位学生的个性特长不一样。而中国数学优异的学生高达55.4%。这引发我们的思考,我们真的有必要让所有学生用上很大部分时间,都去学数学吗?可不可以匀出一点时间,20%的时间让孩子休息,30%的时间让孩子发展个性,这样他们今后的能力是不是会更大,也有更好的组合,甚至于人生会更幸福?所以上海现在做出一个绿色指标体系,不仅测试学生的成绩,也测试学生的其他能力如沟通能力。联合国已经提出“21世纪胜任力”,包括沟通能力、反思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包容世界的能力等。我想未来的中国教育一定不能只停留在数学、科学、阅读上面。

     

        曾天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我想通过几个关键词组合来自省我们的教育。

     

        第一,用人-选人-育人。当前我们用人的时候更多地看学生在哪里学的,是不是海外名校或国内“985”和“211”院校,有没有博士学位,用人部门需要打破唯学历的符号识别局限,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主的胜任力用人机制。选人的时候比较偏重测试学科知识点和标准答案,学生只能考什么学什么,碎片化地学习,靠死记硬背,难以综合运用学到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社会发展趋势看,社会用人和选人机制越来越要求学生的德性、协同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学校育人模式也需要及时改进,切实落实好立德树人,切实落实好合作学习,切实落实好创意创新创造能力培养。

     

        第二,学术-技术-管理。社会越发达越需要人才多样化,人越觉悟越想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成才成功道路。人各有所长,有的偏长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有的偏长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有的偏长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教育要注重开发多种潜能。天生我材必有用,有的适合做学术型人才,有的适合做技术型人才,有的擅长做管理型人才,有的适合做社会交往型人才,不能用培养学术型人才的模式培养所有的人才,教育要为所有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第三,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责任在传道授业解惑。按照这个逻辑,教师的责任首先是传输价值观,其次是职业指导,最后是教学活动。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老师比较注重解惑,不大关注授业、传道,能够告诉学生怎么准确地答题、精确地练习,却不能够告诉学生将来适合干什么,为什么而努力奋斗。

     

        第四,知识学习-能力学习-智慧学习。浅层次的学习主要强调知识积累,学习方法就是记住背熟,以“知道多少”为标准。中层次的学习强调能力培养,包括学习技能、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学习方法就是熟能生巧,以“会什么”为标准。深层次的学习是智慧学习,着重创造性解决问题,学习方法是灵活自主综合,以“解决问题”为标准。聪明有先天成分,但智慧是先天禀赋和后天培养的综合,教育的本质是激发潜能启迪智慧,教人探索自己的幸福道路。

     

    3.“三个满意”VS“一分一操场”

     

        董郁玉(学生家长):我孩子在美国上过一年学,中小学的大部分基础教育是在中国完成的,这之后被美国一所大学录取。以旁观者的个体经验,我看中国教育确实有其独特之处。我认为对教育的评价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评测结果:一个是从社会的角度,看教育产品也就是学生是否满足社会之需,对社会进步起到什么作用;另一个是从学校的角度,看学校对学生的状况到底满意不满意;还有一个是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自己学得高兴不高兴。只有这三方面的评价都大体一致了,这才算是成功的教育。

     

        中国教育和国外教育能否互相学习?有的能,有的不能。就像前面专家提到的,中国教育有政治优势,如果学校想要推广什么,很快就能实施,第一拨学生没能实现了的话,第二拨学生离目标很近,到第三拨学生基本上能够落实到位。但在国外,不论它怎么想学中国,改革起来都非常难,尤其是英美。美国的公立学校没有什么政府教育机构统管,学校是由民间的委员会管理,政府“一竿子插不到学校”,政府给学校安排教育计划是不可想象的。不同的学校情况不同,政府不可能用同一个办法解决。

     

        基础阶段的美国教育不去追求“拔尖”。基础的概念,更多地是指读写,出色学生的标准也绝对不是把数学学好,更不是把奥数学好。比如,在中国,不少老师和学生总是追求用不同的方法解答一道数学。但是,当我听到教我孩子数学的美国老师说他教学的目标,就是让每个学生都掌握最基本的数学技能时,我确实也觉得这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个更可行也更受欢迎的教学方法。

     

        当然,这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的背后,其实是教育理念的不同。而这个不同,其实也不是教师、学校所能够解决得了的。这涉及到我们的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产品的问题。这个问题或这些问题,其实就是我们的教育除了回答不了“钱学森之问”以外,是否就能够回答别的什么“之问”,普遍自认不错的基础教育以及这样那样的优势是否产生了与其相匹配的社会效果。

     

        韩祎(中美教育专栏作家):与发达国家比如美国相比,我们的精英老师在总体上仍然是很有竞争力的,非常负责非常敬业。但是在一些学校里,老师动不动就发脾气,斥责学生,对学生没有基本的人格尊重和平等待遇,这些问题教师,他们自己就缺乏自爱,又怎么谈及用爱去做教育,去给予孩子们正能量?说到教育,没有什么比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更重要的了,学科的重要性要排在后面。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如果要提高全民文明素质,教师的文明素质问题是首先要解决的。

     

        上世纪90年代我去美国读博士的时候,中国人还对美国教育的最大长处——Critical Thinking (国内普遍译成“批判性思维”)缺乏了解。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们进步很大,比如北大的理科学生现在从第二年就开始科研实践了,北京35中建立了各种科研实验室,培养中学生的科学思维。但是,无论是文科还是理工科的研究,都需要很多时间自己选题,自己去查找资料,收集信息和数据,解决问题,写出论文。理工科的研究,还要设计大量的实验,做实验等等。学生的时间不是无限的,就那么大一个蛋糕,切掉一块少一块。如果把时间花在这里,必然对一些知识点的大量重复练习时间就会减少。就算一个智力超常的优秀学生,当他的重复练习时间减少,很可能他就会在一些知识点考核中的成绩比不上大量重复练习的学生。在“一分一操场”(在初升高等关键时刻,差一分的人能站满一操场)的情况下,就可能导致他考不上他该考上的精英中学或者大学,这一点在国内一个智力超常少年培养中心已经得到了现实印证。

     

        在新的时代,知识不是力量,能力才是力量。如果能够发展出多层次、多类别的人才选拔制度,比如说,对创新人才的考核增添批判性思维的元素,减少一些知识点的权重,我们的学校就可以放心地去花时间培养孩子们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而不用担心他们会因此伤到考试分数,会在学校录取上吃亏,我们的家长们也会少掉很多相关的焦虑,最终我们的基础教育会培养出和选拔出与社会需要接轨的创新型人才。

     

    4.补短扬长,目中有“人”

     

        朱建民(北京35中校长):PISA考试确实让世界对中国教育刮目相看。上礼拜英国BBC的电视台记者来到我们学校,从5名学生当中最终选中了一个孩子,从他早上五点半起床,进学校,一整天的上课,回家做作业,一直到晚上上床睡觉,把他整个一天时间内的行动全部记录了下来。

     

        我们对中国的教育应该有足够的自信,但也必须要有自省,好的结果下也应该反思中国教育。中国的高考不是一种扬长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补短的教育,在我们现实当中,凡是高考不考的,老师绝对在课堂上不讲,学生也不会学,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出拔尖创新人才?尖子生和拔尖创新人才是两个概念。尖子生的特征是过度学习、超前学习,拔尖人才的特征则是具有责任心、创造力和判断性思维。

     

        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是目中无“人”,惟分数是举,学生缺少选择的机会。教育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选择。35中已经开始实行“五制”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学部制分成普高部、科技部、艺体部、国际部,六年一贯制和二四制单独成立一个学部;走班制改变了过去那种班级授课制,通过选课平台实现个性化学习,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套自己的个性化课本,每一套课本都不一样;学分制让学生完成学业以后可以提前毕业,提前参加高考;导师制让老师从过去的单纯教书变成教书与育人并重,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心灵疏导师、学业指导师、生涯规划师;学长制让高年级学生做低年级学生的学长,助力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五制”都强调学生自主管理、自主选择、个性发展、自我体验、自我超越。

     

        我们2010年开始跟中科院合作,为学生量身订制了172个单元的课程,中科院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也帮助学校建立了天象数字化实验室、纳米实验室、航天实验室、风洞实验室等九个高端实验室,由科学家帮助学生设计课程,一切都是以培养人为价值追求。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要有个性化的教育,没有个性化的教育就不可能实现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也不可能培养出拔尖创新型的人才。

     

        吴正宪(北京市小学数学特级教师):一个普通职高毕业生,如果他懂得遵纪守法,懂得友善,懂得孝敬,爱岗敬业,有社会责任感。他能代表教育的成功吗?是不是上了名牌大学才是我们教育的唯一目标,什么是好教育的标准?

     

        有一个孩子问爸爸:“你天天让我吃有营养的东西,我就不明白怎么有营养的都不好吃,好吃的都没营养?”我们的教育亟须建立“好吃又营养”的双重教育价值取向。比如数学,要把有营养的数学烹调成适合孩子口味的数学,能给孩子们良好数学感受的数学。好玩儿的、有魅力的数学一定是伴随着孩子千奇百怪的问题开始,教师要满腔热情地保护好奇心这颗“火种”,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品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诠释数学意义。

     

        中国教育应该继续把我们的好传统进一步落实,一要培养孩子的兴趣,教师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用一言一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孩子亲近我们的学科。二要“在儿童人格成长中烙下几颗数学的印”:第一颗印,学做真人。教学生懂得实事求是,去伪存真。据说英国律师要在大学里必须完成系统数学知识的学习,因为数学的精确和严谨使其在工作中一丝不苟,抽象分析使其善于透过现象洞察事物的本质,精辟的论证、精练的表述使其语言简明扼要。第二颗印,守规则,懂自律。数学的法则定理都是一丝不苟,学生要按章办事,自觉遵守规律,培养理性精神。第三颗印,坚守责任。数学学习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要学会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负责。解决问题不是由爸爸妈妈给你出结果或者老师给你判对错,而是学生自己要承担责任,从一开始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到对自己学习的结果负责,再到对社会负责。第四颗印,拥有毅力。一个圆周率的发现,人类就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锲而不舍。教师要善于润物无声地进行有效的人格影响。第五颗印,学会自省。学生要知道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会犯错误,要敢于尝试错误,在自省当中不断改善自己,修正自己。

     

        良好的心态,健全的体魄,良好的习惯,智慧的头脑,这些东西对孩子真的非常重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