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31日 星期二

    寻踪·陕西文保专家对一块唐碑研究发现

    唐朝杨良瑶曾下西洋

    比明代郑和早620年

    作者:本报记者 杨永林 张哲浩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31日 05版)
    唐故杨府君神道之碑 资料图片

        说起“下西洋”,人们通常首先会想到:六百多年前,郑和作为明朝外交使节,七次下西洋的故事,甚至有人认为他是中国“下西洋”第一人。

     

        然而,近日陕西省文物保护工作者和地方志工作人员通过对一座神道碑——“唐故杨府君神道之碑”的碑文进行研究,可能将“改写”这一历史误会:早在唐代,航海家、外交官杨良瑶就以“聘国使”身份携带判官和国信、诏书,率外交使团,通过航海下西洋,出使印度洋沿岸南亚、中东国家,抵达黑衣大食(今天的伊拉克等国家和地区),比郑和下西洋整整早了620年。

     

    杨良瑶下西洋首开先河

     

        唐杨良瑶神道碑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云阳镇小户杨村,于20世纪80年代出土,现珍藏于泾阳县博物馆。

     

        在泾阳县博物馆,记者看到“唐故杨府君神道之碑”体形高大,额篆的“唐故杨府君神道之碑”9个篆字周正圆浑,苍遒大气,不失为中晚唐书法中的佳品。该碑上千字的碑文主要记载了杨氏家族的起源,以及侍奉皇帝、内平祸乱、外抚异邦等史实,尤其记载的杨良瑶在“借兵回纥”“出使岭南”“出使大食”“平叛淮西”等历史事件中的功勋,都历历在目。

     

        据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县志处处长张世民介绍,自从这座神道碑被发现后,他就一直对其碑文进行研究:“碑文里最重要的记载就是杨良瑶作为唐中晚期——唐德宗的外交使节航海下西洋,在南海这个地方舍陆登舟,走过南海,从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洋,一直到两河流域,然后舍舟登陆,抵达远在中东地区的巴格达,也就是当时的黑衣大食的首都,距今已有1220多年,较之永乐三年(1405年)明成祖派遣太监郑和率船队远航印度洋西岸,早了620年。”

     

        张世民说,根据研究碑文,贞元元年(785年)四月,五十岁的杨良瑶亲率外交使团,通过海路出使印度洋沿岸南亚、中东国家。大食国与唐王朝一直以来都保持着良好的外交关系,所以海洋上的丝路贸易十分频繁。但由于现存的唐代正史文献中,对正式派遣使节航海下西洋的记录不是十分详细,因而这座碑文有关杨良瑶航海出使黑衣大食的记载,就显得弥足珍贵,填补了这段历史空白。

     

        张世民认为,作为唐王朝的外交使节,杨良瑶很可能是中国最早航海下西洋的外交使节,并在唐王朝和阿拉伯世界之间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朝廷的褒奖。

     

        据泾阳县博物馆馆长刘随群介绍,去年该县在当年神道碑发现地附近的地底下,清理发掘出两块青石,拼接成一个1.5米长、1米宽的龟形石座,经鉴定,这是杨良瑶墓前神道碑的基座。这两次发现,对研究唐王朝与阿拉伯之间的使节往来,以及我国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见证。

     

    神道碑记载家族历史

     

        据了解,杨良瑶(公元736—806年)系云阳县龙云里(今属泾阳县云阳镇)人,有两个孩子,20岁左右成为朝廷的宦官,先后侍奉过唐朝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四代皇帝。特别是到唐朝中后期,他的权力越来越大,在掌控军政权力和皇帝废立方面,甚至有宰相大员难以企及的权力。死后归葬京兆府云阳县龙云乡,即今天的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云阳镇。

     

        据“唐故杨府君神道之碑”记载,杨氏世代荣耀。其曾祖为唐初功臣,官至云麾将军、右威卫中郎将;祖父怀贞,为许州别驾;父亲彦昱等,皆为处士。唐肃宗永泰元年(765),杨良瑶奉命说服在慈隰一带叛乱的狼山部落;代宗大历六年(771),宣慰安南、广府,不辱使命;德宗兴元元年(784),赴回纥求师成功,挽救了唐王朝的危局。贞元元年(785)四月,受命出使黑衣大食,成为我国第一位航海抵地中海沿岸的外交使节。回国后受命主持修葺历代唐陵,参与洛阳平叛,至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取得平藩战役的胜利。最后,杨良瑶以本官领右三军僻仗,凭借功勋,成为唐顺宗非常倚重的掖庭重臣。

     

        文献记载,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怛逻斯战役后,大唐帝国与黑衣大食基本确定了各自在中亚细亚的势力范围,但天宝十四载(755年),崛起于青藏高原的吐蕃政权,趁机夺取了长安至天山丝绸之路上的河西诸镇。

     

        为抵御吐蕃,唐德宗制订了“北和回纥,南通云南(南诏),西结大食、天竺”,以困吐蕃的外交政策。同时,大食与唐王朝长期保持着通使外交关系。从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八月大食遣使节朝贡开始,至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年)九月最后一次外交使节离唐回国,前后148年间进入唐都长安的大食使节有39次之多。

     

        值得注意的是,该神道碑正文行书镌刻,用了许多简笔字,与当今简化汉字有相似之处。比如“請”写作“请”,“繼”写作“继”,“萬”写作“万”,“邇”写作“迩”,“爾”写作“尔”,“輔”写作“辅”,“彌”写作“弥”等等。这些汉字简笔字的使用,对于研究唐代文字史,有着相当重要的启迪和帮助。

     

    ■相关链接

     

    唐代下西洋

     

        先从广州南海登船,沿南中国海向南行,先至门毒国(今东西竺昆仑洋),再至古笪国(一说真腊),经海峡(今新加坡海峡),北岸为逻越(即暹罗),南岸为佛逝(今苏门答腊岛南部),路过天竺(今印度国一带)等百数十个国家,抵达大食国弗剌利河(今伊拉克境内幼发拉底河),改乘小船北行至末罗国(今伊拉克巴斯拉镇),再向西北陆行千里,到达茂门王所都缚达城(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

     

    郑和下西洋

     

        明成祖朱棣时,三宝太监郑和从太仓的刘家港起锚(今江苏太仓市浏河镇),率领200多艘海船、2.7万多人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曾达非洲东部、红海等地。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多个国家航海时间早几十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加深了明朝和南洋诸国(今东南亚)、西亚、南亚等地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

     

        (本报记者 杨永林 张哲浩)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