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实践能力培育共同体是指政府、高校、社会、教师和学生等各构成要素以培育和提升实践能力为目的的培育载体,它是推进实施“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的重要基础。构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育共同体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政府、高校、家庭和社会的通力协作,又需要专业课程、校园文化、教师和学生等教育教学各环节各要素之间的协调统一。因此,亟待进行大学生实践能力培育共同体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切实推动高校实践育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搭建课堂内外深度融合的培育共同体
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深度融合是指高校搭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育共同体过程中要推进理论教育向实践教育延伸、课堂教学向课外实践拓展、实践教育向理论教育渗透、课外实践向课堂教学推进。在搭建过程中,学校党委要发挥主导推动作用,组织各相关职能部门、各院(系)加强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培育工作的深度研究、科学规划。一是要认真总结大学生实践能力培育经验,制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育标准,制订教学计划,编写参考教材,修订人才培养计划,将培育实践能力纳入学生培养方案。二是建立健全大学生实践能力培育指导教师的选拔、培训和管理制度,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切实提高指导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三是设立大学生实践能力培育的专项经费,将培育经费纳入学校财务预算,做到专款专用。高校要逐步提高培育经费在经费支出中所占比例,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支持,多渠道增加培育经费投入。四是完善大学生实践能力培育的考核评估。从重视程度、组织实施、主要特色、最终效果等方面制定科学有效的考评制度,全过程考评大学生实践能力培育工作。五是成立大学生实践能力培育指导教研室。根据各专业实际,具体负责大学生实践能力培育的总体设计、实施、考核、总结等工作,促进培育实践能力与专业教学环节的深度融合。六是拓展实践教学资源。通过创设大学生科技创新品牌项目,规划大学生“实践版图”,创建以职业实践体验为教学目标的大学生“实践教育指导服务站”等方式,拓展实践教学资源。
组建师生协同合作的培育共同体
师生协同合作是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以调动学生投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实践教学过程完全处于师生之间协同合作、互相促进的状态。这种协同合作包括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合作。教师之间的协同合作是指高校根据各专业师资力量和学生实际而形成的学生专属导师组,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或辅导员、班主任担任生涯发展导师,专业课教师担任学业发展导师,企业主管、社区负责人等校外实践基地指导教师担任实践发展导师。其中,生涯发展导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规划和拓展自我,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制定科学的人生发展规划,找准培育和提高实践能力的突破口。学业发展导师要引导学生自觉投入专业学习与实践,奠定专业基础,养成基本的专业素养。实践发展导师要引导学生迅速从专业学习转向专业实践,培育和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学生之间的协同合作是指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以培育和提高实践能力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搭建的培育实践能力的各种平台,共同参与各种实践活动的合作学习、合作探究、合作实践的组合。通过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紧密合作,激发大学生锻炼实践能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师生之间的协同合作是立足于教师之间协同合作、学生之间协同合作的基础上,促进师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探索、相互理解,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教学相长。
构建多方资源协调统一的培育共同体
多方资源协调统一是指在构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育共同体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学校和社会等多方资源的作用,将培育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校园平台延伸到社会平台,进一步丰富培育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软硬件资源,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环境。其中,政府要发挥主导推动作用,调动相关部门积极参与,促进学校、企业和社会各方资源的深度整合、发挥集聚效应。组织、建立和完善与地区发展和教育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培育工作体系,形成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科学运行、务实高效的人才培育网络与平台;优化校外培育场所资源建设,搭建培育活动的网络平台;加强督导评估,发挥多部门协作优势,开展对培育活动的定期督导评估,增强实践能力培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高校要发挥中枢贯通作用,在政府的领导和大力推进下,根据大学生实践教学的要求,融合政府、企业、社区等多方资源,共建一批类别细分、功能多样、各具特色的大学生实践能力培育基地,包括教学与科研和生产紧密结合、学校与社会密切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大学科技园合作共享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工矿企业、部队、社会服务机构等建立的志愿服务基地、学工基地、学农基地、学军基地等,真正将实践能力培育的课外平台延伸至社会平台。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事业单位要关注、关心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状况,积极参与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培育基地建设。企业、事业单位既可以通过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岗位以储备和锻炼专业人才,又需要与高校积极配合,将企事业单位选拔人才的素质标准融入高校专业培养方案,增进专业教学与专业实习实践,实现培育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校企融合。(作者单位: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