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官出身的张维为,至今颇具风度:公开场合总是一身得体的西服,温文尔雅,举止干练。
1977年,在上海郊区工厂做工人的张维为考取了复旦大学外文系,成为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生。“心情特别激动,本来都觉得不可能读大学了。”张维为回忆道,“我们厂长也特别自豪,专门安排了一辆卡车,一路敲锣打鼓,把我从厂里送到家中。”
在复旦,张维为非常珍惜这难得的读书机会,学习颇有“拼命三郎”的劲头。后来,出于对国际政治的兴趣,经过争取,他被破格批准去国际政治系旁听,并参加了考试。尽管“一心二用”,但张维为仍然提前半年从复旦毕业,他将之归因于中国的竞争制度。这种竞争制度下的锻炼,使他到国外留学也一直保持名列前茅。“至今我还很怀念大学时光,如果说后来自己还有一些成绩,基础也是在复旦打下的。”张维为说。
尽管张维为头衔众多,但邓小平翻译的身份仍然最引人关注。谈及邓小平给他的最大印象,张维为饱含深情地说:“邓小平是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人,他的眼光、思路清醒、大气,深深地影响了我,也影响了我的作品。”“他在我脑海中浮现最多的形象,就是坐着,静静地抽着烟,思考着问题,目光注视前方,一句话也不说,真是很‘酷’。”
在外交部翻译室工作5年之后,而立之年的张维为决定到外面的世界走一走,他选择到联合国担任译员。此后20多年,他一边在西方求学任教,一边又奔走于国内外,向世界讲述中国的发展模式,分析中国的成就和问题。在走访了100多个国家后,张维为把对中国模式的思考写了下来,出版了《中国触动》《中国震撼》《中国超越》,构成他的“思考中国三部曲”。
“接地气、研究成果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是张维为信奉的治学原则。作为知名学者,张维为社会事务繁多,演讲邀约不断。为了保证研究和写作的时间,他力争做到总量控制,尽量不参加应酬活动。但他时刻不忘作为学者的担当,该发声的时候一定会发声。他一再强调,演讲时喜欢与听众互动,而且鼓励听众提问,越尖锐越好。“如果研究中国道路,经不起别人的质疑,那这种研究还有什么意义?”张维为说。
生活中的张维为是个有情趣的人,他喜欢读书品茶,坐拥书城;喜欢游泳、旅游和社会考察。对社会上关于自己的争论,张维为表现得很坦然:“我一点都不害怕争论,只要争论有理性,有一点品位。”在他看来,能够理性对话和沟通,交流不同的观点,对于做学问是非常好的事情。“我相信脚底板走出来的学问,我的观点和我的作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光明网记者 蒋正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