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东升国歌奏响,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蓝天白云,碧瓦红墙,和平鸽啊自由飞翔。”熙明朝鲁告诉记者,这首歌原本是为北京市西城区创作的,同时也很契合中国梦的主题。与此前的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不同的是,这首歌把落脚点放在首都北京——中国梦起飞的地方。
为了创作一首既气势恢宏又接地气的歌曲,熙明朝鲁没少下功夫。他一边上网查资料,一边到图书馆翻阅关于北京市历史文化的书籍,同时还实地考察了北京的地标性建筑。一天,他来到老北京民俗文化发源地天桥,看到“北京的天桥,世界的舞台”巨幅标语,原来这里正在建设与世界相互融合的文化聚集区,于是他把天桥写到了歌里——“天桥连通,世界舞台”。此外,像天安门广场、中南海、陶然亭、什刹海、长安街等地标性建筑,也都被他用饱含感情的笔墨一一融进歌中。
“漫步在天安门广场,清新的风儿抚摸脸庞。听中南海春潮澎湃,心中涌动黄河长江。”“轻轻荡舟什刹海面上,幸福的歌儿亲吻波浪。看长安街紫气东来,浑身充满无穷力量。”借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熟练运用,是这首歌的一个鲜明特色。熙明朝鲁用“中南海”和“长安街”来指代党中央,用“春潮”“紫气”“清新的风儿”和“幸福的歌儿”四个喻体轮番比喻党中央的声音。而人们聆听党中央声音的感受,则用拟人化的“抚摸脸庞”和“亲吻波浪”传神写出。作者又用“黄河长江”指代全国各地,从“听中南海春潮澎湃”到“心中涌动黄河长江”,中国梦的伟大构想从北京辐射全国,气势恢宏。
这首歌既展现了首都北京的文化和风物,又体现出北京作为“梦想起飞的地方”的磅礴之气,得到了百姓的喜爱。
熙明朝鲁:男,蒙古族,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词作家。(本报记者 郭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