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多岁的老人,一提起双塔,总是会想起在双塔弄的生活场景,那里有一条蜿蜒的小河,小河边,有坐在竹椅上等他放学回家的外婆……”在苏州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叶正亭的记忆里,一位早年生活在苏州,之后迁居北京的朋友让他印象深刻。“生活在一个地方,人们总会记得自己住在哪一条小巷、小巷的由来,这些地名像烙印一样刻在人的心灵深处。如果他再次回到这里,连个地名都找不到了,该有多失望。”
苏州是我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然而,当传统遇上现代,有一些古老的地名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苏州市2011年地名普查数据显示,苏州市范围内,共有4633个历史地名虽记录在册,却已不再使用。
“道路拓宽了、村落消失了,但地名不能就此消亡,待到叶落归根时,还能找到回家的路。”苏州市文保专家徐刚毅对老地名情有独钟,“地名是历史文化教育最直接的老师,也是保护历史文化的最后一道‘屏障’!”
老地名,蕴藏着吴文化的风雅
“龙虎传胪唱,太和晓日墩。国朝经百载,春榜得三元。”在苏州,每一个老地名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三元坊”就是其中之一。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苏州人钱棨在乡试、会试、殿试连中“三元”,成为清朝开国以来第一个连中“三元”的人。苏州的官员和百姓特地在府学之东用花岗岩筑起雄伟壮丽的牌坊,称“三元坊”。如今,尽管三元坊已不复存在,但因为地名,这段历史仍然保留到了今天。
在苏州,有些地名是根据历史人物命名的,比如以官衔、荣誉命名的文丞相弄、周武状元弄;有些以民间传说来命名,比如“十全街”,原名“十泉街”,《沧浪十八景图咏》中记载:“相传淳熙年间,江南大旱,里人造井于此,竟得十眼,涓涓然、晶晶然,冬暖夏凉,不溢不竭,于是众人喜而旱魃去。街因泉兴,泉因街名,十泉街之名自此远播矣。”而类似腌猪河头、韭菜弄、螺丝浜这些让人忍俊不禁的地名,几乎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老地名不单单是代表着一处方位,它的背后还有着众多的歌谣、故事、典故,更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叶正亭说,苏州的老地名体现的是吴文化的风雅。
苏州入围首批十个“全国历史文化街区”的平江路,不仅以其“人家尽枕河”的江南风情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也因诗情画意的老地名吸引文人墨客的情思。住在平江路上的苏州大学老师孙宁华对这里的每一条小巷如数家珍,中文专业毕业的她对这些美丽而古老的名字总是充满了诗意的想象:“丁香巷”里是否曾经走过那丁香般的姑娘?“菉葭巷”里有没有《诗经·蒹葭》里那位在水一方的伊人?“大柳枝巷”“小柳枝巷”,到底是因为巷内有婀娜的柳树,还是有着哪个婀娜身姿的柳姑娘呢,最好是都有吧,否则,怎么会有个陶伺郎在那里种几棵相思红豆呢?
“更改地名,不是改几个字那么简单”
“在苏州姑胥桥以东,如今的道前街,原本是由卫前街、府前街、道前街三段组成,这是清朝之前三个大官府衙门所在地。1980年拓宽之后,便统称为道前街,卫前街、府前街便消失了。”谈及苏州地名,徐刚毅有些心痛,明代的苏州府治就在这条路上,现在没了“府前”这个地名,就很难勾起人们对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和历史的兴趣,再过数年,就再无人记得那些历史。
“当然,这也是无奈之举,三条街加起来也就1公里左右,分成三段不利于管理和记忆。”徐刚毅坦言,“道前街”是苏州古城区地名生存状况的一个代表。“伴随现代化的进程,部分地名的消失在所难免。”
从1992年至2002年,十年间,苏州城区共消亡115处老地名,大多是因为城市道路的拓宽、街坊改造等工程。在干将路的扩建过程中,沿线就消失了多贵桥巷、鹰扬巷、双成巷等20多个老地名。
在苏州与新加坡共建的工业园区湖西片区,东西向的道路为“苏×路”、南北向则为“星×街”,不仅辨识度低,还缺乏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原本的地名也因此消失。好在后期建成的湖东片区已经开始将地名与当地文化相结合。方洲路,因为原址是“方前村”和“南洲村”,路名由此组合而成,颇有味道。琼姬墩是个古迹,当地人说那是吴王夫差女儿的墓,也有人说那是张士诚女儿的墓,于是就把附近那条路命名为“琼姬墩路”。
“更改地名,不是改几个字那么简单,背后牵扯着众多的考虑因素。”苏州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处长莫俊洪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地名办一直希望把“南浩街”和“北浩弄”恢复为“南濠街”和“北濠弄”,但这两个区域内商业发达,一旦改名,就得更改营业执照、身份证等,还会涉及公司专利认证的更改,需要投入较大的社会成本。
登记造册,930个地名有了新“户口”
2014年1月,《苏州市区第一批吴文化地名保护名录》(以下简称《名录》)正式公布。首批名录共收录地名930条,其中自然地理实体地名201条、行政区域地名226条、道路地名303条、纪念地和旅游地地名200条。
“地名纳入《名录》,就像是进了保险箱,原则上不会去改动。如果要改动,也会严格控制,申报后要经过专家、居民等多轮论证。”莫俊洪告诉记者,首批《名录》已编撰成册,将于近期出版,全书约80万字,并配有各类地名图片近300张,详细介绍了每个地名的由来等历史。
《名录》的制作只是苏州保护地名的一个缩影。早在2009年,苏州就颁布了《苏州市地名管理条例》,对地名管理机构设置、地名命名更名原则进行了明确,使苏州开展地名文化建设,保护、传承、弘扬吴文化地名实现了有法可依。
“目前,苏州的地名保护工作还处于收集和管理阶段。2005年,苏州出版了新版《苏州市地名录》,收录各类地名10800多条,其中含消亡地名近1200条。”莫俊洪介绍,苏州还制定了“地名专家咨询制度”,组建了苏州市地名专家咨询组;完善“地名命名、更名论证听证制度”,凡属重大地名的,在命名、更名前,均予以公示,并组织论证或者听证。
“与此同时,苏州正通过提前‘介入’的方法控制和指导地名的编制。目前,我们已完成相城区漕湖产业园等地区的地名规划编制工作。其中,仅太湖新城就完成了98条道路、63座桥梁、5条河道等方案设计。这些地名规划与区域历史文化和开发区域功能相结合,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传承和保护地名文化的作用”,莫俊洪告诉记者,“伴随着《名录》的出版,我们正会同文化、旅游、交通等部门,选择合适的位置和形式,对地名进行‘树碑立传’,让不再使用的地名不至于消亡。”(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许学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