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经济升级的动力,而创新必须依赖市场主体。谁是创新的主体主要涉及三个问题,一是创新的资源来源,二是创新者队伍,三是企业家在创新中的作用。
从创新的资源来源看,我国企业70%的研发费用来自政府。在我国的28000多家大中型企业中,仅有25%的企业拥有自己的研发机构,其中不少还是政府部门“指定”挂牌的,75%的企业没有专职的研发人员。在西方主要工业国,公司用于研发的费用往往占利润的3%以上,苹果公司甚至达到8%~10%,而中国公司的平均值是1%。2011年,我国企业平均研发投入超过3%的城市只有深圳。
从创新者队伍来看,我国研发人员并不少,但主要在科研机构,不在企业。据统计,我国科技人员有3800多万人,研发人员有320多万人,均为全球第一。但企业研发人员过少,且缺乏科研投入积极性。美国80%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在企业,我国只有20%多一点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在企业。据估算,美国大约70%的研究和开发支出是由私人企业进行的,这种支出大多被纳入企业的日常活动,由此可见常规创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专利结构来看,美国批准授予的专利中大约60%来自企业,剩下的大约40%由独立的发明者获得。公司研发在研发领域占了很大比例,而且已经将研发变成一种制度化行为。
为什么我国大多数科技人员不在企业?一是与我国自上而下的创新组织形式有关。在人们心目中,只有在研究机构和大学里的才是科技人员,在企业的则不是。二是与我国传统体制的激励机制有关。由于缺乏有效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来鼓励潜在的创新者,因此难以把这些人引导到参与工艺和产品的改进并进行新的构思上来。三是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关。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指出:“中国文化中充满了做买卖的文化,搞企业就是搞买卖,买卖是一买一卖,充满了很强的贸易炒卖心理,没有长远的产业心态,没有技术创新,没有产品至上的心态。”
从企业家在创新中的作用来看,我国现行的制度环境不利于企业家从事生产性的创新型活动,而对非生产性及寻租是有利的。换言之,在此环境下,获得管制租金比创新更划算。在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看来,企业家才能的配置是理解企业家活动对经济繁荣贡献的关键。他认为一个制度及组织方式会影响企业家才能在生产性活动和非生产性活动之间投入的比例,不同的制度环境决定了不同企业家活动类型的报酬前景,进而影响到企业家对经济繁荣作出的贡献大小。
如何让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关键是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市场机制最有利于草根创新。在历史上,激发创造力和远见、推动知识和创新增长的体制只能在私营部门而非公共部门爆发。美国实施阿波罗计划的并不是一个一体化的大型承包商,而是由国家航空航天局协调的一系列独立的企业。现代经济体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因为它们的体制结构能够很好地推动和实现大众参与的创新。
党的十八大提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但很长时间内我国是政府替代企业成为主体,正是自上而下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决定了创新的主体是政府而不是企业。我们要重构社会创新的微观基础,让研发资金更多地来自企业或市场而不是政府;要从制度上保障我国科技人员进入企业是最有利的,并从制度上引导企业家投身到生产性和创新活动中去。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