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蔬菜行情,让重庆市潼南县双坝村村民的腰包又鼓了好几圈。村民们春节期间掰着手指头大致算了算一年的收成:全村2502户,60%的家庭年收入超过10万元,其中300多户超过了100万元。村里新修房屋,都建了专门车库,全村差不多每6户就有1辆小汽车。一家银行设在村里的营业部,2014年度营业额超过9000万元,接收村民存款比上年净增1000多万元。“十万不叫富,百万才起步,千万才算富。我们还要加把劲。”全村的“共富带头人”、村党支部书记朱席武说。
让乡亲们从土里刨出“金疙瘩”
从重庆市区开车到潼南县城大约两个小时,过县城走硬化的乡间道路,二十分钟就到了双坝村。双坝人爱种蔬菜,但菜卖不上好价钱,只能“小打小闹”。朱席武从中看到了商机,从20世纪80年代便做起了“菜贩子”,从村里收菜后转运到城区的农贸市场。
收菜的过程中,朱席武看到有人租用大片土地种蔬菜,每年收益都很可观。双坝能不能搞蔬菜规模化种植?朱席武决定先探探路,自己先“摸着石头站稳了”,才扶乡亲们“过河”。1997年,他将贩运蔬菜近10年赚来的30万元全部投入,说服弟弟和自己联手租用附近的滩涂地种西瓜。第一年,赚了六七万元,第二年,洪水冲了滩涂地,一下子亏了24万元。弟弟吓怕了,任凭朱席武怎么说,也不愿再租地了。
自己都半途而废了,还怎么发动大家?朱席武换了个思路,劝弟弟和自己将承包地租给外来的蔬菜种植大户,然后劝村里的人去给种植大户打工,转观念、学技术。
1999年,双坝村成为重庆市首个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核心区。朱席武挨家挨户游说乡亲们抓住机会搞大棚,结果只有20户村民将信将疑地搞起了大棚。没想到,1个大棚一季蔬菜就卖了七八千元。双坝人种菜的积极性一下就上来了,他们开始相信朱席武的蔬菜产业化构想,还选他做了村委会主任。
总是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以前只要有外地客商来采购,村民都会争先恐后把蔬菜运来卖。买这家不买那家,菜农之间、菜农和客商之间都容易起矛盾、生隔阂。蔬菜太多,一下运不走就会坏掉。朱席武在村里组织起29个“蔬菜经纪人”,客商什么时候需要什么,由经纪人按约定时间提前组织种植户准备,一般车到两小时内就能装好启程。经纪人要准确掌握周边市场的行情变化,保证不让菜农吃亏,又能缩短每批次的采购时间,使货品更加新鲜,客商们的生意也更好做了。
双坝村8000多人,只有四五千亩可耕地,如何突破蔬菜产业化的土地瓶颈?朱席武第一个走出双坝和潼南,在四川遂宁租用了300亩土地种蔬菜。自己探索成功后,便鼓动双坝人和自己一样出去当“包地老板”。37岁的赖仁贵,3年前经朱席武介绍到遂宁租用了500亩土地种蔬菜,去年一年就挣了100万元。“赚钱效应”刺激了更多的双坝人“走出去”,现在全村共有69人在重庆市外当“包地老板”,租用的种植面积接近2万亩,是本村可耕地面积的3倍。
把萝卜白菜卖进“北上广”
双坝人种的都是普普通通的萝卜、白菜、苦瓜和玉米。朱席武偏偏要把普普通通的萝卜白菜做得“高大上”。村里给“潼南白萝卜”“潼南白菜”和“潼南苦瓜”都注册了商标,由县农委和桂林街道在村里设立蔬菜产品质量检测室,对农药、化肥、重金属残留等进行检测,合格率不达标不准进入市场。“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守住‘无公害蔬菜’这块招牌,这是我们的信誉,也是我们的饭碗。”朱席武说。
双坝村如今不仅供应重庆主城四分之一的鲜销蔬菜,还将双坝蔬菜远销到北京、天津、上海等10多个省市并出口到了俄罗斯、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国家。双坝人丰富了城市居民的菜篮子,鼓起了自己的“钱袋子”。双坝村的“共富带头人”朱席武,也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和重庆市“富民兴渝贡献奖”。(本报记者 张国圣 本报特约记者 李 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