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22日 星期日

    记者手记

    融媒体,我们一起走过

    作者:本报两会报道政协组记者 李慧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22日 08版)

        作为两会政协组的一名“老兵”,我的采访报道经验并不算少。但是,今年的两会报道不同于往常,报道组对上会记者提出了做“全媒体”记者的要求,这让我——一个对各种“机器”都不敏感的人,着实感到了不小的压力。

        两会期间,本报融媒体方案的一项重点就是推出几个通版。1月20日,距离两会召开还有一个多月时间,我和殷泓、王逸吟接到了两会首个融媒体通版的组版任务,主题是回顾全面深化改革一年来的成就。那次分配任务的短会上,邓凯组长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融媒体该怎么“融”,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需要改变过去传统的思路,做出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会后,我开始搜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等几个重点领域的改革进展,并整理出一份文字资料。如何图文并茂地把成就表现出来?如何能抓住人们的眼球?这成为第二次小组会的主要议题。“咱们来看看这个片子,我们能不能做出这种效果呢?”组长打开手机中的一个链接给我们演示,其中的音乐、短片和文字浑然一体,短短一个小片做出了纪录片的厚重感。

        在对过去几年各大报刊的两会特刊做出比较后,我们自己的报道方案成形了——先把改革通版做出来,再将内容转化成新媒体产品——《炫融特刊》,在见报前一天推送。

        做融媒体产品,需要创意,更需要配合。为了做好《炫融特刊》,美编杨震放弃了休息时间,为版面设计出精巧的外框,光明网的同事们加班加点,做出了又萌又美的图标,第一次合作进行得流畅而高效。羊年春节前,全面深化改革通版初步成形,大家心里的一颗石头总算落地。

        假期结束后,精打细磨的工作又重新启动。“仅有图标和文字还不够,我们可以拍摄嘉宾点评视频,放在《炫融特刊》中。”这个创意,再次燃起我心中做“全媒体”记者的激情。

        约请嘉宾、拍摄视频、编辑文字、传送视频……3月2日晚,当第一期《炫融特刊》如期推出时,当“小明”那可爱的形象映入眼帘时,当打开自己拍摄的视频时,心里充满了“获得感”。

        有了第一次成功的经验后,我的心里有了更多“底气”。两会期间,报社还推出了《知识界代表委员之声》等多个融媒体栏目,在采访写稿的同时,要求记者为稿件配发视频和音频。我积极参与其中,也乐在其中。两会期间,我约请到梅兴宝、贾康、迟福林、戴秀英、邱立成、袁直委员等,录制了十几条视频并在光明网播发,拓展了自己的业务领域,也过了一把“全媒体”记者的瘾。

        不仅是我,《炫融特刊》推出后,更多同事加入“全媒体”记者的行列。两会结束前,在经济部冯蕾的带领下,我和几位同事开始了自己制作融媒体特刊的尝试,制作推送“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十大民生改革信号”“周小川十大暖市妙语”两期特刊,收获颇丰。

        “深改元年,大家蛮拼的!”第一期炫融特刊的标题依然印在我的脑海。为了这次别样的两会,光明日报的“小明”们也都“蛮拼的”,在这里,我要为我的同事们点赞,为我们的探索和努力点赞!多年后,当我们驻足回望时,一定会记起这段激情燃烧的时光,记起我们并肩战斗的岁月。(本报两会报道政协组记者 李慧)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