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22日 星期日

    世事评说

    智库的风格

    作者: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汪嘉波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22日 06版)

        智库是一个国家执政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是政府的“智慧之源”和“总参谋部”。

        表面上看,智库是为“国策”提供思想理论基础和行动策略支撑的研究机构,但实质上却是集合一批有能力和智慧在政治、经济、社会、科技、军事、外交等各方面为国家决策层出谋划策的专家学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智库的意义、价值和影响力取决于“智库人”的品质、能力和风格。

        美国是超级大国,拥有全球最庞大的智库大军,其布鲁金斯学会、兰德公司、胡佛研究所等机构几乎成了智库的代名词。据说,与世界各国智库相比,美国智库发挥的作用最大,因为它有一个名声显赫的“旋转门”机制。也就是说,政府高官大都曾是智库精英,而卸任官员也常常转入智库机构从事政策研究。

        智库与官场之间的紧密联系理所当然地确立了智库的“重要作用”,但如此“旋转门”风格却必然会让公众疑虑重重:美国智库是否会有足够的“独立思想和自由精神”?游走于仕途和智库的精英分子是否仅仅负责对政府决策进行解说?智库与政府决策层的“深厚交情”是否会影响智库与政府间的正常关系?

        智库应通过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领”和“分析精准、把握未来的功夫”来为政府的决策提供支撑,在这方面,俄罗斯智库具有某些可圈可点的特色,一大批才华横溢、风格独特的“智库人”尤其令人敬慕。尽管以俄罗斯战略研究所、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为代表的众多俄罗斯智库同样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官方背景,但这些机构大多能保持其鲜明的独立性,其学术骨干一般不会在政府机关和学术机构之间“游走”。

        值得一提的是,除官方智库外,俄罗斯还有一大批学术性和商业性智库。学术性智库属于某些独立的社会团体,侧重于学术研究,其研究成果既有学术性,也有实用性。著名的俄罗斯外交和国防政策委员会、俄罗斯社会政治中心、俄罗斯战略和技术分析中心就是这类学术性智库的典型代表。商业性智库在五光十色的俄罗斯智库中也算表现出色。它们通常规模较小,研究方向和课题根据客户的需要随时进行调整。为了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俄政府机构、党派社团、大型企业都会向这类智库机构进行各类咨询。

        俄罗斯没有大名鼎鼎的兰德公司,但却有一大批“高大上”的“智库人”。俄罗斯智库的研究人员风格独特,对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而言,智库工作既是学术研究,也承载着民族利益和国家命运。他们渴望自己的研究工作能对政府战略决策产生影响力,能对国家的安全稳定和繁荣兴旺发挥重大作用,但却并不指望把智库当做进入官场的资本。在俄罗斯,无论是在官方智库或非官方智库,很少有人借助智库领域的声望向官场进军。即使对那些服务于官方智库的俄罗斯学术精英而言,他们也更尊重自己学术研究的独立性,更看重“智库人”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感情。

        美国的智库地位显赫,时常被视为“国之大脑”“影子内阁”。俄罗斯的智库堪称“国家的良心”,它们机构庞大,精英云集,作用巨大,影响至深。人们时常谈论俄罗斯外交“天马行空的气势”和“横溢四射的才情”,但却很难想起智库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俄罗斯外交动作中发挥的特殊作用。

        美国智库世界一流,俄罗斯智库也毫不逊色。与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智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整体上仍然继承了前苏联智库的风格,恰如美国智库保持了它二战以来的整体特色。

        世界越来越小,每个国家与世界的交汇点越来越密,越来越多。仅从这个意义上说,智库的作用就非同小可。国之兴亡,有时真就取决于我们对外部世界的了解是否足够深刻。(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汪嘉波)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