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22日 星期日

    言不由衷的假话、不痛不痒的套话、无的放矢的空话、晦涩难懂的“行话”,近年来文艺评论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让文艺评论的权威性与公信力受到伤害。3月18日,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召开评论员座谈会,就繁荣文艺评论展开激烈讨论——

    让文艺评论更有棱角

    作者:本报记者 韩业庭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22日 04版)

        “当下的文艺评论不能是其所是,非其所非,失去了判断力和方向。”3月18日下午,在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评论员座谈会上,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指出,与当下相对繁荣的文艺创作局面相比,文艺评论工作已严重滞后,未能跟得上业界和时代的步伐。

     

    评论家为何不敢言

     

        仲呈祥所指出的文艺评论的问题其实由来已久。言不由衷的假话、不痛不痒的套话、无的放矢的空话、晦涩难懂的“行话”,甚至干脆失语,这些文艺评论中的不良现象,导致近年来的许多文艺评论丧失了锐气,丢掉了责任,进而影响了文艺评论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现在不管是写文章,还是研讨会发言,大家往往优点说得多,缺点说得少,好话说得多,批评的意见说得少。”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每年都要举办大量的文艺作品研讨会,作为研讨会的主要组织者,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王丹彦,对每次座谈会上的“一团和气”不满却又无奈。为了让大家的发言更有棱角,每次开会前,王丹彦甚至不得不做“自己人”的工作——让参会的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的评论员,多提些批评性的意见。

     

        王丹彦坦言:“尽管电视艺委会举办的研讨活动相对其他研讨会的观点碰撞要‘激烈得多’,但离时代和业界对文艺评论的要求,还是有差距的。”

     

        文艺评论家的“不敢言”,很大程度上是“不愿得罪人”的心理在作祟。

     

        “大家都说好,可你却说不好,难道就你的水平高?如果提出过多的批评性意见,不仅会得罪批评对象,也会让其他评论家觉得你爱出风头。”一位文艺评论家这样跟记者解释不愿批评的原因。

     

        此外,当下很多文艺作品的研讨会,都是作品的出品方或者作者本人出资筹办的,评论家的劳务费大多由他们支付。

     

        “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拿了人家的劳务费,自然少了直言作品得失的底气。”上述文艺评论家还道出了文艺评论批评不够的另一个原因。

     

        因此,有业内人士提出设立“文艺评论专项基金”,大幅度提高文艺评论的稿酬,让文艺评论家不必再“拿人家的嘴软”,从而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

     

    拓展阵地迫在眉睫

     

        文艺评论一方面是真话少,诤言缺,另一个方面的问题是在众声喧哗的媒介时代,优秀的文艺评论也不一定能实现应有的传播效果。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阎晶明是一位资深的评论家。针对文艺创作中的过度娱乐化、低俗化等问题,他和其他评论家,近年来没少发声,评论文章大都发在《人民日报》《文艺报》等主流媒体上。

     

        “但问题是,我们的批评对象,比如一些90后的年轻人和一些影视剧的制作者,他们是否会看主流媒体,如果他们不看,那我们的批评性意见自然对他们不起任何作用。”在阎晶明看来,影视剧等文艺作品主要通过电视、互联网等载体进行传播,而严肃的文艺评论目前大都以纸媒为阵地,“看电视剧的人看不到关于电视剧的严肃评论,评论对象和评论的载体之间发生了严重错位”。

     

        因此,拓宽文艺评论的阵地势在必行。在18日的座谈会上,文艺评论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工具,拓宽评论阵地,成为与会评论家的共识。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高晓虹就建议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等单位在办好现有文艺评论刊物的同时,应该尽快开设文艺评论的微信公众账号。同时,她呼吁广大文艺评论家积极利用新媒体发言、发声、发表自己的观点。阎晶明则提出,电视媒体也应该搞文艺评论,可以开设一些文艺评论类的电视栏目。

     

        “只有这样,文艺评论才能走出书斋,走出研讨会,走出小圈子,走向社会和大众。”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彭文祥如是说。

     

    要接天线,也要接地气

     

        随着人们审美口味的改变,近年来文艺作品的创作也日趋多样化。然而,文艺评论的话语方式,文艺评论的队伍建设并未跟上文艺创作的步伐。

     

        用阎晶明的话说,现在很多文艺评论都很“高大上”。其言外之意是,现在的文艺评论在话语方式、语言形态上都不够接地气——说教味有余而可读性不足,结果自然是传播效果不好。

     

        文艺评论话语方式的陈旧在很大程度上缘于文艺评论队伍更新不足。

     

        媒体人徐健经常参加各种文艺作品研讨会。“每次见到的评论家都是那几个老面孔,每次听到的观点也都是那几种老观点。”徐健甚至开玩笑说,“每次的研讨会,我不去都知道会有哪些人参加。”

     

        “要让文艺评论活泼起来,加强青年评论家队伍建设是必须要做的。”徐健说。

     

        事实上,包括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等单位,已经开始在这方面努力。比如,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已经邀请一些85后的青年评论家参加一些电视节目的研讨,同时每年更新一批特约评论员。

     

        另外,据王丹彦介绍,接下来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将开设“电视快评”千字评论栏目,在电视文艺评论上进行创新。在每月推荐欣赏指数20强评选上,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也将引入微信投票等新方式,让文艺评论工作更接地气。(本报记者 韩业庭)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