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来到帝尧古都山西临汾,从霍州沿汾河南下到侯马,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加快转型发展的画卷:深厚的文化底蕴、秀美瑰丽的自然风光,展示着百里汾河生态经济带的新面貌。
这里,每一把泥土都能攥出文明汁液。临汾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黄翠莲说,临汾古为帝尧之都,史称“中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如今,经过生态治理修复的汾河,更像条玉带环绕在城市的中心。气势恢宏的九洲广场、碧水环绕的祥云水系、清幽恬静的三友园……河岸两侧数不胜数的秀丽景观彰显着汾河的华丽转身。汾河流域的生态治理修复,不仅改善了临汾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市民的宜居质量,也充分发挥了修复工程的民生、生态、经济、景观等多重效益。
以文化激活引领经济与社会发展。据临汾市委副书记王文英介绍,传承汾河文明、挖掘临汾文化,临汾市沿汾河领域谋划了“百里汾河生态经济带”发展战略,北起霍州,南至侯马,南北长约106公里,总面积约2200平方公里。2013年,百里汾河生态经济带、核心区招商引资项目127个,签约金额1753亿元,占到全市招商签约金额的58%;固定资产投资占到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75%。“经济带”内煤炭、焦化、钢铁、铸造、电力等传统产业现代化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煤化工、装备制造、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今年临汾《推进“六大发展”2015年行动计划》确定的30条具体措施逐步落地,“百里汾河生态经济带”转型发展的大戏将更加精彩。
如今的汾河两岸,新型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现代物流园区、现代旅游园区等一个个崛起。据临汾市副市长李东洪介绍,以新型城镇建设为纽带,临汾正在形成以赵城、洪洞、襄汾等工业园区为依托的新型工业走廊,以“一城三区”同城化发展为支撑的宜居城市走廊,以洪洞广胜寺、大槐树和襄汾丁村、尧都尧庙等景区建设为龙头的文化旅游走廊,以滨河东西路建设和汾河深度治理为主体的生态文明走廊,全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四位一体”协调发展,齐头并进。(本报记者 邢兆远 李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