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20日 星期五

    读史说艺

    美之典范:帕特农神庙

    作者:肖鹰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20日 16版)
    希腊神庙三种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亚柱式、科林斯柱式(现代仿制)
    帕特农神庙遗址

        我们生活的当代,是一个信息过剩的全球化时代,高速变化的生活景观在逼使我们追新求变的同时,也促使我们渴求认知和把握人类精神更深层面的稳定与和谐。本栏目希望在梳理和解析中外艺术史上的艺术大师及其经典作品的基础上,从历史纵深展开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共同性和多样性的追溯。让我们在这片天地中一起来丰富艺术体验、开拓文化胸襟、提升精神品格。

     

        在人类建筑史上,要选择一个“美的典范”,无疑是古希腊神庙帕特农。它代表着人类文明童年时代的理性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晶。

     

        帕特农修建在雅典卫城山。公元前490-488年的马拉松战役,希腊人战胜了波斯人,为纪念胜利,雅典人修建了这座神庙,但是10年后波斯人卷土重来,大败希腊人,占领了雅典,帕特农在战火中被摧毁。

     

        现在以废墟状态伫立在雅典卫城山的帕特农,是古希腊著名政治家、雅典执政官伯里克利在其执政时期(公元前461—429年)组织重建的。作为雅典城邦的领导者,伯里克利的政治胸怀表现在这样的话语中:“雅典是希腊人的学校”,“我们的城市向全世界开放”。为了铭记战败的耻辱,希腊联军曾立誓言“被波斯人毁灭的圣殿不再重建”,但公元前450年这一誓言被解除,伯里克利坚持要在原址上修建一座更加庞大、更加壮丽辉煌的神庙,以此展示希腊人的智慧和伟大。

     

        伯里克利委任雕塑家菲迪亚斯作总监,建筑师伊克提诺斯和卡利特瑞特作设计师,在后三人的主持下,帕特农从公元前447年开始动工,到公元前432年总体工程完结,历时15年。新建的帕特农初始具有双重功能:其一,祭祀雅典城邦守护神雅典娜;其二,作为希腊联邦提诺同盟的金库。帕特农经历了近千年供奉雅典娜的时期,在罗马帝国时代和拜占庭时代先后被改建为基督教堂、天主教堂,1458年又因为土耳其人的占领改成清真寺。1687年,威尼斯人从海上攻击土耳其人据守的雅典卫城山,炮火击中了神庙内的一个火药库,炸毁了神庙的中部。现在我们看到的帕特农就是这场战火摧毁后的大致面貌。

     

        希腊神庙有三种基本模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亚柱式和科林斯柱式。这三种柱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立柱的底面直径和立柱高度之间的比例差异。多立克柱式粗壮,爱奥尼亚柱式相对纤细一些,科林斯柱式最为纤细修长。其二,柱头装饰图样不同,多立克柱式的柱头只有圆形和方形重叠的柱顶板、没有花样装饰,爱奥尼亚式的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形装饰,科林斯柱式的柱头则是蕨类叶状装饰。多立克神庙雄伟庄严,爱奥尼亚神庙委婉淑静,科林斯神庙纤细窈窕。罗马建筑家维特鲁威曾这样比喻:多立克式是父亲的风格,爱奥亚式是妇人的风格,科林式是少女的风格。

     

        帕特农是一座多立克式神庙,它朝东背西,大殿分为前厅和后厅;前厅供奉雅典娜神像,后厅则为存放财物的库房。在神庙大殿外部,由50根多立克立柱组成的柱廊围绕着大殿。这50根立柱的体量、排列组合及其与大殿各层面的比例关系,构建并决定了帕特农的建筑风格和美学意蕴。

     

        帕特农无疑给予了我们一种父亲般的庄重威仪,它把大理石的沉稳体质凝结为浑然一体的雄伟气势。但是,帕特农却又具有其他多立克神庙所不具备的秀丽灵和,使得这座无机的、沉重的大理石建筑带给我们一种有机的、轻盈的绝妙美感。帕特农犹如一只逸然栖息在雅典卫城山头的神鹰,当你从爱琴海向北岸眺望的时候,会惊讶于这座古老神庙似将鼓翼而飞的灵气。

     

        那么,帕特农这种与大理石的沉重无机相异的审美特征从何而来?

     

        帕特农所独有的轻盈灵和气质,根本上来源于其巧妙的数量比例。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说“万物皆是数”,崇拜数,追求最完美的比例,是古希腊理性世界观的一个典型表现。毕氏发现了音乐的八度音程规律,认为最完美的比例是1∶2。多立克柱式的严格比例规则就是1∶2。而帕特农,不论是立柱直径与高度的比例,还是柱子直径与各柱子轴心间距离的比例,以及神庙整体宽度与长度的比例,均接近于4∶9,这种比例既同1∶2相近,又有所改变。对这座神庙的建筑测量显示,它从局部到整体都可以纳入黄金分割比的秩序中,但是,又绝不是严格遵循这个比例秩序,而是微妙地改写了精确尺度。在遵循与打破比例之间,帕特农达到了精妙的平衡,这种奇迹般的平衡赋予无机的建筑以有机的和谐——灵和。

     

        探察帕特农的细节,从下往上观看这些立柱时就会发现,从立柱的基础到立柱的中间部,都是轻微向外鼓起的;但从中间部再往立柱的顶部,又是轻微向里收束的,这就改变了我们对立柱的视觉感受,使得立柱不是在简单地承受重量而是有一种壮硕的肌肉向外张扬的力量感,富有弹性。而柱身上刻画的竖立线条,不仅使立柱在凹凸变化中富有肌理质感,且强化了向上升腾的力量。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在立柱顶部柱头的地方,与柱顶板相接的部分,是非常细腻地收束着的,这就减轻了视觉中的压力感,让立柱反而有一种向上升腾的感觉。

     

        再者,帕特农东立面的八根立柱由两端向中间逐渐增大了柱间距,这样的变化是要给予我们一种中间宽松而两端紧束的感觉,从而在松与紧、张与弛之间塑造了一种平衡感。更重要的是,这八根立柱底座的水平线和它们上端中楣的水平线并不是严格水平的,相反它们均是从两侧向中间轻微隆起的,我们所看到的帕特农轻盈上扬的感觉就主要来自于这两条水平线的轻微隆起,和前面我们所说的对立柱粗细变化的微妙处理。对帕特农的建筑测量表明,正如它遵循而又打破精确比例,整个神庙没有一条直线。所谓没有一条直线,就是微妙地修改了建筑材质的机械物理性使之富有有机生命感,因此我们看到的帕特农是建筑家的匠心独运,将一座无机的大理石建筑灌注了活泼曼妙的生命感,使之成为一个富有生命神韵的艺术杰作。

     

        探究帕特农的建筑理念,我们不得不引入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的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帕特农的建筑家从细节到整体,遵循而又打破精确的比例,给予建筑直线微妙的曲度,不仅是要给神庙灌注灵动的生机,而且是要赋予神庙深刻的人性意味和人文理想。帕特农的立柱底面直径1.9米,这是一个人体尺度;古埃及的阿蒙神神庙主殿立柱底面直径3.6米,这是一个超人的尺度。从建筑尺度到结构细节,帕特农建筑家都是以人为尺度,从人的视角和感触出发,不仅灌注生机予冰冷的大理石,而且使它们禀赋人的灵性和理想。

     

        “帕特农”在希腊语中意指“处女之室”,又代指“雅典娜之室”。据希腊神话传说,雅典娜是从宙斯的头顶诞生的,在俄林普斯众神中,她象征着智慧。柏拉图说,这个世界是神照着他的那个永恒不变的和最完美的模型创造出来的,是永远只有一个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万物皆是数”的理性精神和“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人本精神的理想结晶。作为“雅典娜之室”,帕特农以它奇迹般的生气灵和,不仅成为智慧之神雅典娜的象征,而且也正是柏拉图所谓“永远只有一个的世界”的永恒象征。

     

        (作者为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