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院长秦和委员一见到记者就兴奋地说:“民办教育越来越重要了。”她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截至2013年底,我国有14.8万余所民办教育机构、4000多万民办学校在校生,覆盖从学前到研究生各学段。民办幼儿园在园儿童数占全国总数的51%,民办高校在校生占全国总数的22%。
秦和是教育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的专家。参与民办高校新建本科合格评估工作的经历,让她对我国民办高校及民办教育的现状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我在自身的实践和调研中发现,许多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制度瓶颈难以突破,民办教育的发展空间被不断挤压,有的民办学校举步维艰。”
民办教育如何才能迈开步子,突破瓶颈?
“近年来,国家试图在税收优惠、财政扶持、基金奖励等方面,出台支持民办教育的普惠性政策,但因长期面临争议而处于难产状态。重要原因在于单一政策目标与多样化诉求的矛盾难以调和,充分说明‘一刀切’的政策方案不能适应民办教育的发展需求。”秦和建议,须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民办教育的发展需求和面临的实际问题,分别出台政策措施,加强分类管理与指导。
提高民办学校教师的待遇,是秦和多年来的呼吁。她建议,一是要改革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政府、学校、教师个人分担的社保缴费机制;二是要依法保障民办学校教师权益,全面清理针对民办学校教师的歧视性政策,在职称评聘、教师奖励等方面拓展民办学校教师的职业发展空间;三是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民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予以财政补贴。
(本报记者 晋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