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16日 星期一

    “科学号”首次完成西太平洋雅浦海山海域综合调查

    作者:本报记者 刘艳杰 通讯员 刘洋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16日 10版)

        本报青岛3月15日电(记者刘艳杰 通讯员刘洋)日前,我国最先进的海洋科考船“科学号”结束了为期101天的2014年海山航次调查任务,顺利返回青岛。该航次是我国首次对西太平洋雅浦海山海域开展深海多学科综合调查。

        “科学号”于2014年12月3日从青岛起航,航次总航时101天,航程1.6万余海里。第一航段首席科学家为李超伦研究员,第二航段首席科学家为董冬冬副研究员。

        “科学号”对靶定海山开展了生态大断面物理、化学、生物环境综合观测与取样,以及靶定海山及临近海域物理化学环境、近海底地质环境和生物生态群落原位观测和取样,同时对生态大断面和靶定海山的生物多样性特点、生态系统基本结构特征开展了多学科综合调查与研究。

        科考队员利用ROV、CTD、生物拖网等先进仪器设备,发现雅浦海山附近海域底质几乎全部被有孔虫砂所覆盖,并获得了从约260米的海山山顶一直到2000米的山底的120种海山生物。

        第二航段中,科考队员在3000多米水深的索罗尔海槽进行了岩石拖网,首次在该区域获得大量玄武岩、橄榄岩和碳酸盐等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样品,并利用CTD首次获得了水深达8440米位于海沟区的生物样品。

        科考队员在雅浦俯冲带投放了7台被动源海底地震仪,将开展为期一年的天然地震数据采集。同时,还利用相关设备横穿该俯冲带开展了近1000千米地球物理综合调查,获得了该区域的高清图像、原位信息等珍贵的第一手实测资料,将为早期俯冲构造的精细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本次科考填补了我国在该区域深海海洋科学的研究空白,对于提升我国在深海生态系统和资源利用研究领域地位有重要意义。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