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10日 星期二

    提案议案·追踪

    上海教科院副院长胡卫委员:规范高中国际教育市场

    作者:本报记者 晋浩天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10日 07版)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这一年,上海教科院副院长胡卫委员一直在为教育问题忙碌。一组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更是吸引了他的目光——2013年底,我国开设国际课程的学校从12年前的22家猛增至338家,为中国学生开设了20多种国际课程。家长们对留学趋之若鹜、学生留学的年龄越来越小,这些高中国际教育真像看上去“那么美”吗?

        “跑了很多中学、调研机构之后,我发现,高中国际教育名目繁多,问题不少,除了专门招收境外学生的国际学校外,公办、民办学校、教育培训机构等都在举办高中国际课程班。”胡卫委员忧心忡忡地说:“一些校长对国际课程设置很少问津,仅仅满足于通过它增加学校收入,招揽生源,满足家长择校需求。中介在招生、收费、课程设置、教师聘用、质量评价等环节都有很大影响。”

        胡卫委员建议,规范高中国际教育市场,坚持“公办保公平、择校找民办”的原则;鼓励民办学校走多样化、特色化之路,发挥其体制机制优势;对于公、民办学校委托中介机构举办的国际课程班,要通过“关、停、并、转”的办法加以清理。

        胡卫委员认为,高中教育是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的关键时期,是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转承点。因此,在推进教育国际化过程中,要立足国情,坚持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文化教育,植根中国土壤培养国际化人才,把中国的政治、语文、历史、地理等人文学科有机地融合进国际课程中,培养既具有中国情怀又有国际视野的一代新人。

        (本报记者 晋浩天)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