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嫦娥三号”的太阳电池帆板缓缓展开,将接收的第一缕阳光转化为电能的那一刻,你可知道,有一群敢闯敢干、不畏艰难的航天女性,用两个月的封闭式攻关,为“嫦娥三号”织造出美丽的“动力之羽”。
当“风云系列”气象卫星高悬太空,守望地球家园,为气象、海洋、农林水利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大量数据时,你可知道,有一群巧手慧心、尽责奉献的航天女性,为他们制造出强劲稳定的“翅膀”。
记者日前来到位于上海闵行的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11所,一睹这群为航天器织造“天羽”的女性的风采。
坐在面前的池卫英,齐肩长发,言谈间透着睿智和温婉。1997年,大学毕业的池卫英放弃了外企开出的数千元月薪,毅然加入祖国的航天事业。“那时候不比现在,航天还不是很热门,每月600元的工资,生活也很清苦。但当时我觉得,同样是工作,在这里可以实现更大的价值,受到责任感和荣誉感的召唤,想也没想就来了。”池卫英说。
一干就是十多年。如今已是811所物理电源事业部部长的池卫英,参与了砷化镓太阳电池单片组的组建和发展壮大,见证了空间电源技术的成长,也感受到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脉搏。
电源系统是航天器的心脏和动力来源,其中的太阳电池阵是航天器赖以飞翔的翅膀,其性能与可靠性直接关系到航天器是否能顺利完成预定任务。数以百计的太阳电池片犹如动力之羽,组成太阳电池阵,它们通过吸收太阳光能量转化为电能,保障着航天器的正常运作。成立于2006年的砷化镓太阳电池单片组就负责研制和生产各航天器所需的太阳电池。
池卫英告诉记者,太阳电池的面积通常不足30平方厘米,厚度仅为0.1毫米到0.2毫米,而太阳电池上最细的金属线只有十几个微米。薄片虽小,制成却需要10道工序、70道工步,单片造价更数倍于纯金。在这个需要脑力和耐力的领域中,39名组员中超过六成是女性,她们拿出最大的耐心、细心和智慧,用心织造“天羽”。
2012年4月,“嫦娥三号”发射被写上日程。月球表面温差极大,所需的太阳电池既要高效,还要适应“冰火两重天”,这种新型太阳电池在国际上属于先进产品,国外对我们进行了严密的技术封锁。两个月的时间,不但要研制新型太阳电池的工艺参数,还要完成新技术的可行性验证、可靠性试验,为后续批量生产做好完整的技术支持。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摆在了面前。
封闭式攻关,24小时工作制,每天翻两班,60天无休息。这群平均年龄30岁的航天女将完成了新型太阳电池结构改进、工艺提升和可靠性试验工作,研制出当时国内最高效率的适应月球环境的砷化镓太阳电池,满足了型号任务的需求。
在池卫英看来,做航天工程,“责任重于能力”。砷化镓太阳电池单片组成立十年来,先后为80多个航天型号配备了超过70万片太阳电池,为“风云系列”“资源系列”“导航系列”和“嫦娥系列”等航天飞行器配备了高质量的空间用太阳电池。10年间,她们将太阳电池的核心参数光电转换效率提升至国际先进水平,实验室最高光电转换效率已达34.3%,居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太阳电池的生产能力也由最早的年产近万片,提升至年产20万片以上;太阳电池的生产合格率由最初建线的50%~60%提升至90%以上,年产值突破2亿元。
“每一次在电视机前看到卫星成功发射,都会忍不住泪流满面。”池卫英说,“成功背后有艰辛,点滴背后有付出,我们很幸运,能够身处其中,成为新一代的航天女性。”
(本报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