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07日 星期六

    文艺创作:为时代抒怀 为人民放歌

    作者:本报记者 牛梦笛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07日 09版)
    图为国家大剧院演出剧照。资料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在3月6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文艺界的小组讨论中,委员们多次提到,目前文艺创作仍是有“高原”缺“高峰”。如何在艺术创作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文艺精品,是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并热烈讨论的话题。

     

    传承中华文化 讲好中国故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文艺创作方面,用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显得尤为重要。

     

        故事是决定文艺创作成败的关键因素。“中国有很多好故事,海瑞罢官在今天就是一个极有意义的故事。讲好这些故事,就要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电影、电视剧、网络剧、动画等,通过真实、简单的阐述,让人们明白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王兴东委员认为,讲好中国故事,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前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极为丰富、生动的故事,如何把这些故事变为作品,需要我们文艺工作者思考和实践。”中国广播艺术团国家一级指挥滕矢初委员深有感触。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积攒着无数生动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文化,是当下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打造文艺精品 塑造伟大时代

     

        如何创造文艺作品的“高峰”,打造文艺精品,是当前文艺工作者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对市场上的浮躁氛围深感忧虑:“前两年艺术市场如火如荼,因为经济利益缘故,一些艺术家不断重复生产作品。”导演陈凯歌则认为,电影创作不能唯票房论,不能以营利为目的丢失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说,文艺作品要出精品,必须要沉下心搞创作,特别期望年轻人能够把老一辈的艺术家们优良的东西继承下来,成为舞台的支柱。

     

        在创作电视剧《老农民》时,编剧高满堂花了5年时间深入生活,走访了5个省,采访了200余个农民。高满堂表示:“一切艺术的想象力,都必须蹬着坚实的大地飞起来。文艺创作要出精品,要沉下心来,用心来创作。”

     

        著名导演陈维亚认为,这个时代鼓励创作,关键是怎样才能创造出精品力作,登上艺术“高峰”。

     

        在6日上午文艺界的联席会上,就目前文艺界浮躁的问题,大家展开了热烈讨论。故宫博物院经历了多年的努力,沉下心来摸清了家底,180多万件文物,一件一件地清理,展现了文化工作者潜心钻研、尽心尽职的精神。

     

        只有远离浮躁,潜下心来思考,才能有所收获;只有深入生活,扎根基层,才能创作出精品力作。

     

    弘扬核心价值 传播中国声音

     

        这些年,国家大剧院致力于用中国故事打造国际化艺术精品。翻开大剧院2014年的创作日历,11部全新制作的大戏赫然在目:8部全新打造的西洋经典歌剧、话剧,3部倾力制作的中国民族原创歌剧、京剧。《骆驼祥子》《冰山上的来客》用西洋歌剧艺术咏叹脍炙人口的中国故事……大剧院2007年开幕时,全年共推出《图兰朵》《赤壁》两部原创作品,然而到2014年,原创新作一跃升至11部。

     

        截至目前,大剧院原创剧目48部,其中37部是歌剧。谈到文艺精品创作,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说:“现在大剧院生产能力在国际上备受瞩目,我们在世界各地剧场演出场面火爆,是因为我们把艺术创作生产摆在第一位,每年坚定不移地创造新的作品。”大剧院在创作中,不追求经济利益和市场效益,潜心文艺创作与文艺交流,而无形中获得的是高企的票房和火热的市场。在今年大剧院原创歌剧《阿依达》的演出中,一票难求的场面在开演半个月前便出现。“这说明时代呼唤精品力作,老百姓需要文艺精品滋养生活,好的文艺作品不缺票房。”陈平对大剧院目前的文艺创作生产情况信心满满。

     

        “文艺精品不缺市场,文化市场呼唤精品力作,只有摒弃浮躁、潜心创作才能打造精品,才能用文艺作品为时代抒怀、为人民放歌。”这已成为许多代表委员的共识。(本报记者 牛梦笛)

     

    国家大剧院近年来国际及港澳台部分巡演

     

        时间        巡演内容

     

        2012年3月    原创歌剧《赵氏孤儿》赴香港文化中心巡演

     

        2012年6-7月   原创史诗京剧《赤壁》欧洲巡演

     

        2012年7月    管弦乐团赴德国巡演

     

        2012年7月    与日本新国立剧院联合制作歌剧《阿依达》在日本演出

     

        2013年9月    原创话剧《王府井》赴台湾台北、高雄巡演

     

        2013年9-11月   管弦乐团赴韩国、新加坡、澳门举行亚洲巡演

     

        2014年7月    与俄罗斯联合制作歌剧《奥涅金》亮相俄罗斯

     

        2014年10月    自制话剧《玩偶之家》赴台湾花莲县文化局演艺堂演出

     

    北京演出市场数据(2014年)

     

        票房达14.96亿元,营业性演出共计24595场,比2013年同期增长6.2%。演出场次、票房实现双增长。

     

        观众数量与上年基本持平,共有1012多万人次观看演出,其中戏剧类演出观众数为423万人次,比2013年的435万人次减少2.8%,音乐类演出观众总数为248万人次,比2013年的215万人次增长15.3%。

     

        戏剧、舞蹈类演出票房增加,而音乐类演出票房下滑4.3%。话剧和儿童剧票房增长幅度较大,这两大类型收入占北京演出市场总票房的45.8%,其中话剧票房收入达2.2亿元,较上年增长10.1%。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