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06日 星期五

    政府工作报告大图解

    作者: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06日 06版)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克难攻坚,完成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全面深化改革实现良好开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启新征程,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进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迈出坚实步伐。

     

    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

     

        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

     

        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进出口增长6%左右

     

        能耗强度下降3.1%以上

     

    晒成绩

     

    2014稳中有进

     

        这份成绩单的确来之不易,它凝聚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坚定了我们奋勇前行的决心和信心。

     

        三稳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4%,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增速稳,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4%,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就业稳,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高于上年

     

        ●价格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

     

        四进

     

        粮食产量达到1.21万亿斤。

     

        消费贡献率上升3个百分点,达到51.2%。

     

        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增强:

     

        ●经济结构有新的优化

     

        ●发展质量有新的提升

     

        ●人民生活有新的改善

     

        ●改革开放有新的突破

     

        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周汉民:稳中有进 提升发展质量

     

        过去一年,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能够实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实在是令人欣慰。“稳中有进”,首先是稳,稳住格局,才能有进。稳,是因为我们有定力、有目标、有干劲——定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不动摇,目标是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干劲来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稳的一个重要保障在于保就业,我们面临着农民转市民与大学生就业的双重压力,妥善解决就业问题将是一项巨大工程。进,最核心的是保持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2015年,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期,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可能比去年更大。在此背景下,我们更需要有激情、勇气和决心应对挑战,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调结构转方式,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 (本报记者曲一琳采访整理)

     

        2014年成绩单如何取得

     

        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小微企业、“三农”贷款增速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分别高4.2和0.7个百分点。

     

        ●一是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实施定向调控,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二是深化改革开放,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三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增强发展后劲

     

        ●四是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增进人民福祉

     

        ●五是创新社会治理,促进和谐稳定

     

        民建中央调研部部长蔡玲委员:改革成绩扎扎实实

     

        深化改革开放,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这是去年政府工作的重要亮点。价格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简政放权扎扎实实,国务院各部门全年取消和下放246项行政审批事项。尤其是“营改增”、资源品价格改革的步子很大,很多措施可谓雪中送炭,大大激发了初创企业的热情。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小微企业大有可为,要扶上马、送一程,使“草根”创新蔚然成风、遍地开花。我相信随着价格改革、财税体制改革以及政府自身建设的推进,市场的活力会进一步释放。(本报记者冯蕾采访整理)

     

    谋发展

     

    2015整体部署

     

        千千万万个市场细胞活跃起来,必将汇聚成发展的巨大动能,一定能够顶住经济下行压力,让中国经济始终充满勃勃生机。

     

        三个“双”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能耗强度下降3.1%以上。

     

        ●“双目标”: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

     

        ●“双结合”: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

     

        ●“双引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

     

        民进河南省委主委、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张震宇委员:“三个双”确保7%预期目标实现

     

        “三个双”是政府工作报告的一大亮点,也是未来一年我国经济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报告中提出的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反映了政府对经济发展的新认识,不仅仅是稳增长,保持中高速增长,而且更强调在发展质量上达到中高端水平,体现了转型升级的新要求和发展的新导向。要通过创新驱动更多地掌握核心技术,通过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提升制造业水平和质量,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则针对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提出了新的思路和目标。当前,我国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高投入、高消耗、偏重数量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在稳定增长中优化结构,培育新的增长点,夯实稳增长的基础。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则指明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新引擎。要通过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结构性减税等措施促进小微企业发展,营造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环境和氛围,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确保7%预期目标实现。(本报记者李慧采访整理)

     

        增长预期7%

     

        ●经济增长预期7%左右,考虑了需要和可能,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与经济总量扩大和结构升级的要求相适应,符合发展规律,符合客观实际。以这样的速度保持较长时期发展,实现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就会更加雄厚。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飘扬代表:7%的含金量是很高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7%左右,这个增长速度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增长,是适应经济总量扩大和结构升级要求的速度,是务实之举。发展速度和质量应该是匹配的,要着眼于长远发展。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现在我们的经济体量大、基数高,因此每一个百分点的增长,背后都是很大的绝对值,应该说这个7%的含金量是很高的;另一方面,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等制约,这些都只能靠转型升级来解决。

     

        中国要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必须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没有创新能力的经济增长是很难长期维持的。要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不能简单地扩大生产规模,而是要抓创新,抓医药产品的升级换代。要用改革来解决面临的问题,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下一步,企业要在创新上加大投入。 (本报记者张翼采访整理)

     

        今年政府工作三要点

     

        ●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

     

        ●保持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

     

        ●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委员:三个“把握好”回答如何“稳、退、进”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把握好的这三点,实际上回答了如何在经济新常态下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的问题,回答了如何解决新旧增长动力转换并有机衔接的问题。三者统合起来,体现了政府对“稳、退、进”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稳,是指传统增长动力虽然发展峰值已过,但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和稳定增长潜力。退,主要是指过剩产能在结构调整中有序退出。例如重化工业,可能会面临一轮大的洗牌过程,政府应积极推进兼并重组,帮助其解决债务负担、下岗职工再就业等问题。进,可分为三类:一是放开,鼓励竞争、推动发展;二是提升,提高生产效率、扩展增长空间;三是创新,为创新创业人才营造良好环境,激励其更好地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力。(本报记者王斯敏采访整理)

     

    出实招

     

    促改革 调结构 保民生 强自身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国家已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要整合筹措更多基金,为产业创新加油助力。

     

        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革力度

     

        ●今年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

     

        ●进一步简化注册资本登记,逐步实现“三证合一”

     

        ●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公布省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

     

        ●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依法保护企业和个人信息安全

     

        仁创科技集团董事长秦升益委员:用政府权力“减法”换取市场活力“乘法”

     

        一直以来,不少城市在建设雨水收集系统时对设计、产品和施工分开招标,三个环节不能有效配合,最新的产品和技术往往得不到及时应用。北京市海淀区大力简政放权,试点对三个环节统一招标。简政放权让企业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

     

        然而,目前还存在放权不到位的地方,尤其是用落后的标准去衡量最新的技术,就是削足适履,限制了市场活力。政府要做好该管的事情,比如保证公平的竞争环境,同时大胆放手,让市场去发挥调控作用,不好的东西自然会被淘汰。(本报记者周洪双采访整理)

     

        加快培育消费增长点

     

        ●控制“三公”消费

     

        ●促进养老家政健康消费,壮大信息消费

     

        ●推动绿色消费,稳定住房消费

     

        ●全面推进“三网”融合

     

        ●建立健全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召回制度

     

        湖北经济学院院长吕忠梅代表:实现消费持续推动经济增长

     

        2014年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1.2%,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充分证明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应该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壮大信息消费”“推动绿色消费”等写入报告,为经济发展打开了思路。

     

        要实现消费持续推动经济增长,我认为,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产业尤其是新兴产业的政策扶持,创新金融政策,以政策撬动社会资本和多类主体参与,鼓励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吸引消费;需要规范市场行为,严格建立消费者权利保障制度,为消费者营造放心消费的良好环境,鼓励消费;同时,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持续推进农村改革农民增收、进一步抓好行政审批领域改革,为消费新增长点提供体制保障。(本报记者韩寒采访整理)

     

        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以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

     

        ●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

     

        ●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

     

        ●改革科技评价、职称评定和国家奖励制度,推进科研院所分类改革

     

        ●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

     

        ●向社会全面开放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

     

        北京大学副教务长严纯华代表: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该投到哪

     

        国家已经设立了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旨在为产业创新加油助力、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那么,这400亿元该投到哪?

     

        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49万人,他们有想法、有知识、敢创新。基金一部分可用于支持大学生创业,引导他们将自己所长与社会所需结合起来,引领他们到新兴产业领域创业。在对国计民生有重要影响的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可以鼓励企业把自有资金和引导基金结合到一起,应用新技术、新流程、新装备,把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此外,该基金还应该与国家基础研究、前沿技术、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等科技计划结合起来,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机构正在进行的研究结合起来,对那些具有新意、具有重大潜力的成果加以支持。(本报记者齐芳采访整理)

     

        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

     

        ●在西部地区开工建设一批综合交通、能源、水利、生态、民生等重大项目

     

        ●加强新亚欧大陆桥、陆海口岸支点建设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升级转移等方面率先取得实质性突破

     

        ●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有序开工黄金水道治理、沿江码头口岸等重大项目

     

        ●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吴碧霞代表: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契机

     

        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时,专门讲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问题,强调要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升级转移等方面率先取得实质性突破。在交通一体化方面,现在从北京到天津的城际列车,单程运行时间只需要半个多小时。我们期待更加便捷的京津冀交通网的建成。在生态环保方面,“APEC蓝”是京津冀三地共同努力的结果,留住碧水蓝天,只有在三地一盘棋的思路下才可以实现。在产业升级转移方面,北京非常明确地提出,绝不将落后的产业疏解出去,要改变“虹吸效应”,从竞争走向竞合。京津冀三地要采取实实在在的真招,实现协同发展的实质性突破。(本报记者董城采访整理)

     

        “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健康是群众的基本需求,我们要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国。”

     

        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10%。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统一由55元提高到70元。

     

        加快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

     

        ●基本实现居民医疗费用省内直接结算,稳步推行退休人员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在100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35元提高到40元,增量全部用于支付村医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便几亿农民就地就近看病就医

     

        保定第一中心医院院长郭淑芹代表:健康中国需要“强基层”

     

        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健康的体魄。加快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打造健康中国,需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尤其要多向基层倾斜,向农民倾斜。“强基层”不能只是口号,还需要更多配套政策的支持。要提高基层医疗服务人员的待遇保障,改变当前“大专家下不去,大学生不愿去”的基层人才困境。同时,要改善基层医疗机构的硬件设备。人才和设备问题得到解决,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得以提升,老百姓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度才会提高,分级诊疗才能得以推进。(本报记者陈海波采访整理)

     

        加强社会保障增加居民收入

     

        ●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10%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统一由55元提高到70元

     

        ●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缴费率

     

        ●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

     

        ●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水平,提升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

     

        福州市市长杨益民代表:构筑更完善严密的社保“安全网”

     

        在与老百姓紧密相关的“心头”事中,哪些是要尽快解决的、哪些是必须全力保障的,就是党和政府优先要做的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集中体现了这一点。报告提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10%,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统一由55元提高到70元,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等。这些民生举措,将织就织密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兜住”底线,不仅是提升人民群众对政府满意度的必由之路,也是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重要体现。

     

        “民之疾苦,国之要事”,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大力构筑更完善严密的社保“安全网”,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让每个人的中国梦有更坚实的保障。(本报记者吴晓杰采访整理)

     

        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

     

        ●今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都要减少2%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别减少3%左右和5%左右

     

        ●2005年底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要全部淘汰

     

        ●实行从水源地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

     

        ●要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积极发展水电,安全发展核电,开发利用页岩气、煤层气

     

        ●今年新增退耕还林还草1000万亩,造林9000万亩

     

        四川省自贡市副市长石岷嘉代表:多方发力铁腕治理农田污染

     

        “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的表述,点出了治理污染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尤其是要加强治理“农业面源的污染”,切中了目前农村环境问题的要害。农业生产因不当施肥、用药,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水环境,造成土壤板结、退化,影响的绝不仅仅是农村,而是整个城乡环境,因此亟须各方共同发力,铁腕治理。治理农田污染不能仅仅依靠农民和农村,更应当从城乡统筹发展的角度出发,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出资出力,早日实现农村“蓝天常在、绿水长流、永续发展。”(本报记者吕慎采访整理)

     

        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持依宪施法,依法行政,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坚持创新管理,强化服务,着力提高政府效能

     

        ●坚持依法用权,倡俭治奢,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坚持主动作为,狠抓落实

     

        山东琴岛律师事务所主任杨伟程代表:严查为官不为问责懒政怠政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责,狠抓贯彻落实,创造性开展工作。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对实绩突出的,要大力褒奖;对工作不力的,要约谈诫勉;对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要公开曝光、坚决追究责任。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治理为官不为、懒政怠政。在高压反腐的大背景下,有的党员干部灰色收入减少,权力寻租的空间缩小,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现象有所抬头。毋庸置疑,此类现象影响了党和政府形象,降低了改革效率,损害了人民群众利益。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与腐败一样危害严重。我们不能对此视而不见,应对懒政怠政的党员干部严格查处,严肃问责,甚至摘“官帽”。(本报记者王昊魁采访整理)

     

        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

     

        ●深化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改革、高等院校综合改革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落实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政策,完善后续升学政策

     

        ●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继续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委员: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

     

        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政府工作报告更进一步地凸显出教育的地位,勾勒出一个回归教育本质的“教育梦”。有教无类,让每个人都能通过教育提高、完善自我,为社会开辟出一条能够纵向流动的通道。要实现这样的教育梦,一要保证教育投入,在实现4%的基础上继续巩固增加,尤其要保证偏远农村地区的教育经费能够到位;二要兜好公平底线,抓住眼下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这个关键点,通过调整招生计划、改革考试形式等做法,在“指挥棒”转向的同时使更多寒门学子受益;三要提高教育质量,通过各级各类学校的内涵建设拓展优质教育资源,使每个人都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本报记者邓晖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