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05日 星期四

    传承周恩来精神 建好周总理家乡

    作者:中共淮安市委书记 姚晓东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05日 15版)

        作为周总理家乡的干部,在学习实践中,我对他的崇高精神有这样几个方面的认识:一是周总理始终坚定信念,具有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政治品格。二是周总理始终牢记宗旨,具有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三是周总理始终真抓实干,具有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四是周总理始终严以律己,具有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五是周总理始终心系故里,具有浓厚炽热的家乡情结。

        周总理辞世近40年来,淮安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学习弘扬周恩来精神作为经常性的活动,班子换了一茬又一茬,但这一主题一直没有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按照习总书记“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的嘱托要求,在全市上下进一步掀起学习弘扬周恩来精神的热潮,努力把周恩来精神深深植根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心中,以之来引领推动淮安科学跨越发展。

        一是把周恩来精神作为培育淮安城市精神的支撑。通过总结、概括、凝练以周恩来精神为核心的新时期淮安精神,更好地凝聚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精气神,使得淮安加快发展的心更热、水更活、火更旺。

        二是把周恩来精神作为贯穿教育实践活动的红线。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市突出以“学习伟人周恩来,崛起江淮作表率”为引领,坚持把周恩来精神作为教材、镜子、标尺,引导党员干部深学、细照、笃行,切实补精神之钙、立为民之志、祛“四风”之弊,取得了良好的活动成效。

        三是把周恩来精神作为打造干部队伍特质的追求。我们与江苏省委组织部联手共建恩来干部学院,加快开发“好干部”系列课程,建设“好干部”教育馆,进一步推动周恩来精神在党员干部心中深深扎根;坚持“反四风、树五德”导向,加强德的教育和考核,提升党员干部政治品德、思想道德、为政官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着力打造具有“敢担当、重落实、善创新”鲜明特质的淮安好干部队伍。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