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05日 星期四

    吹响强军新征程的号角

    ——访《强军战歌》作词王晓岭

    作者:本报记者 郭超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05日 10版)

        羊年央视春晚,由阎维文演唱的一首《强军战歌》让人荡气回肠。著名词作家、一级编剧王晓岭是这首歌的词作者。从20世纪90年代传唱至今的《当兵的人》,就出自他手。

        王晓岭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一头白发,说话时眉毛略向上挑,很有军人的精气神。“2013年3月,总政宣传部找到我和作曲家印青,希望我们写一首教育引导广大官兵牢记强军目标,坚定强军信念,献身强军实践的歌曲。”王晓岭告诉记者。

        “我和印青反复商量后,觉得这首歌要写出新时期大国军威,要跳出以往农家军歌的路子,体现鲜明的时代性,与建设现代化国防力量相适应。歌词要短小精悍,富有号召性,曲调应铿锵有力,朗朗上口,便于战士演唱。”一个礼拜之后,王晓岭把歌词交了出来。

        “听吧,新征程号角吹响,强军目标召唤在前方。”歌词首句把强军目标形象地比喻成冲锋号角。“国要强,我们就要担当,战旗上写满铁血荣光。”这句用战士的口吻写出了强军梦和强国梦的关系。前面一句写出党的召唤,后面一句是将士们的表态。王晓岭把歌词写好后交给印青谱曲。

        “印青的曲特别符合我对音乐的想象。主歌采取后半拍弱拍起的节奏,增加了律动感,到副歌转入正拍,形成鲜明的音乐对比,铿锵有力,有时代性,很大气。音乐在六度之中完成旋律起伏变化,在很小的限量之内对比很强烈。”王晓岭说。

        歌曲完成后,他们和总政教歌员到北京卫戍区某团的一个建制连队,教战士们学唱。他们发现,战士们开始学唱时,对于后半拍弱拍起不太适应。经过几天学习,战士们逐渐掌握了这一技巧,发现弱拍起虽然有一定难度,但掌握之后有新鲜感,能够接受。

        之后王晓岭、印青把歌曲拿到总政,经过合唱队和乐队排练后,由专业演员演唱,并得到了总政首长的认可。随后歌曲在报纸发表,正式录音,一共录了四个版本——阎维文独唱版、专业合唱版、战士齐唱版、军乐演奏版。同时把歌曲光盘下发到部队,很快在部队掀起学唱热潮,反响强烈。无论在野战场合、队列期间,还是在演艺活动上、赛歌会上,都能听到这首歌的旋律。

        这首歌不仅坚定了广大官兵的强军信念,并且在全军掀起了创作强军主题歌曲的高潮。总政宣传部以这首歌为样板,在全军范围内征集强军主题歌曲创作,短短半个月就征集到了400多首歌曲。

        王晓岭: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艺术指导,一级编剧,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代表作歌曲《当兵的人》《当那一天来临》《阳光路上》,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作词,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核心创意和文学策划,大型声乐套曲《西柏坡组歌》执笔作词,作品多次荣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解放军文艺奖等。(本报记者 郭超)

        中国梦

        中国梦

        中国梦

        主题第二批新创作歌曲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