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04日 星期三

    夯实社会保障基础是改革的初衷

    作者:谢伟锋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04日 10版)

        在光明网“2015两会‘对焦点’——老百姓眼中的改革热词”网络调查中,众多网友将“社会保障”选为最关注的议题之一。

        作为百姓高度关注的焦点,社会保障也将引起两会代表委员的全方位回应。社会保障覆盖面广,具体内容多元,保险、救济、福利、安置等都是其必备要素,对于它的细化和深层次解读需要撷取标本。从覆盖面、影响力和实施程度来看,保障性住房是社会保障最具有说服力的领域之一。

        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740万套,基本建成511万套,超额完成年初既定的新开工700万套以上、基本建成480万套目标任务。而自2010年国家实施大规模棚户区改造以来,到2014年底全国累计改造棚户区约2100万户。一大批住房困难群众告别几代人居住的棚户区,过上了幸福的宜居生活。

        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体现着政府对于社会保障的基本功,更彰显着政府对于民生关怀的温度。李克强总理在提到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目标时,说“这是各级政府的‘硬任务’,是必须向人民兑现的‘硬承诺’”。而兑现这个承诺,离不开真金白银。

        与此同时,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新型城镇化正在进行中。从顶层设计的“时间表”看,到2020年,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让如此庞大的群体过上更好的日子,除了要发挥市场之功,还要尽到政府对于保障性住房“托底”的应有之责。

        经济有新常态,保障性住房建设也应切入到新维度。2015年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将引来创新机制的尝试:逐步从实物保障为主转向建设和租赁补贴并举,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运营管理。众人拾柴,多方合力,力求完成全年开工700万套、基本建成480万套的任务。如此力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是政府对中低收入群体及社会“夹心层”住房问题解决的决心彰显。毕竟,夯实社会保障的基础,是改革的初衷。

        保障性住房不能只靠建设来毕其功于一役,有关部门对此也了然于心。相比于市场化透明度很高的商品房来说,保障性住房的分配和管理更考验着政府的能力。公平和公正,是社会保障最基本的红线,不能被既得利益者逾越。同时,还应努力避免结构性失衡,防止过剩和不足,让保障性住房不再是政绩,使其能够真正兑现对于人民的承诺。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中国对于解社会保障燃眉之急的用心和努力。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契合了百姓的关注焦点,这就是改革的奋斗目标。

        (光明网特约评论员 谢伟锋)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