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03日 星期二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百家经验

    曲阜:村村都有“彬彬有礼教育学校”

    作者:本报记者 赵秋丽 本报特约记者 李志臣 本报通讯员 梅花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03日 04版)

        2500多年前,孔子在山东曲阜杏坛开课讲学,“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教诲弟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儒家道德思想滥觞于此。

     

        而今的曲阜,数百所“彬彬有礼教育学校”肩负起道德传承的现代使命。

     

        “作为孔子故里、儒家文化肇始地,曲阜有责任承担起传承儒家思想的重任,打造道德之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曲阜市委书记李长胜日前对记者说,从2012年起,曲阜启动“彬彬有礼道德教育城市”建设,成立“彬彬有礼教育学校”。

     

    待人:“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在距离孔林景区不远的林前社区居委会,一面彬彬有礼教育学校的牌子格外醒目。“林前社区近80%的居民从事与旅游相关的职业,以前常有欺客、服务态度不好的情况。”社区党支部书记孔祥龙说,居委老是遭游客投诉,处理这种事也最头疼,“大家都是街坊邻居,话也不敢说重,嘻嘻哈哈就过去了,一点儿效果也没有。”

     

        直到社区成立了“彬彬有礼教育学校”,孔祥龙看到了问题解决的“希望”:“我们就跟老师商量,给商户多讲诚信做事。老师说的还是比我们管用,现在大家都知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诚”“爱”“孝”“仁”,曲阜从儒家文化中提取出“四德”,成为“彬彬有礼道德城市”的建城之本。2012年以来,曲阜先后在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农村等建立了675所“彬彬有礼教育学校”,编写并免费发送10万份特色传统道德文化教材,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重点,基本实现对64万市民道德教育的全覆盖。

     

        “在这种道德建设氛围下,曲阜的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曲阜市旅游监察大队队长孔庆明介绍,现在欺诈游客等不文明现象明显减少,2014年游客投诉率为零。

     

    比邻:“礼之用,和为贵”

     

        405个行政村,村村设立“彬彬有礼教育学校”,如今曲阜各村里村落的大队院,不仅是村民集合开会的地方,而且也承担起对村民的道德教育功能。

     

        “村里年轻男劳力都出去打工了,老人、孩子、妇女多一些。”曲阜息陬镇北元疃村村支书张佃壮分析着村里的情况,“所以我们村请老师来讲课,主要还是讲一些关于邻里团结、敬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的内容,毕竟都是在家过日子。”

     

        在城市社区、机关单位主讲诚信,在农村注重孝道、邻里和睦的教化,在党员干部中开展“政德教育”,曲阜的“彬彬有礼教育学校”针对不同的听课群众,制定了专门化课程。同时,依托学校、国学机构老师和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模范、老教师,成立起一支4800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诚信、友善等好的品质,不仅是儒家思想对人的道德素质的要求,更是个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曲阜宣传部副部长岳耀方说。

     

        退休工人裴洪武现在是北元疃村的“志愿者”。天气暖和了,裴洪武就起得早些,修剪一下村里的绿化带,帮邻居护理一下石榴树。“俺觉得老师讲得对,在村子里,邻里之间相处融洽、你帮我让,这就是和谐。”裴洪武说着他在教育学校里学来的理儿,“现在俺们村里,村干部叫着大家伙儿去出个义务工,一嗓子就能招呼起不少人。”

     

        李长胜认为,通过“彬彬有礼教育学校”,推动了曲阜道德实践的知行合一。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引导着曲阜人在实践中实现自我提升,进而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形成一种自觉。(本报记者 赵秋丽 本报特约记者 李志臣 本报通讯员 梅花)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