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03日 星期二

    特别报道

    谋杀涅姆佐夫难掀大风大浪

    作者: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汪嘉波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03日 14版)
    俄罗斯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民众纪念遭枪杀的俄罗斯反对党领袖涅姆佐夫。 CFP

        俄罗斯反对派政治领袖涅姆佐夫遇害事件已引起俄社会的强烈反响。3月1日,数万人在莫斯科参加了悼念游行活动,表达他们反对凶杀事件的态度和立场。2日出版的俄罗斯《生意人报》发表了长篇记者调查,提供了涅姆佐夫被杀案的某些“新鲜说法”。

     

    警方至今找不到线索

     

        《生意人报》报道说,俄执法部门至今找不到线索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枪杀案的主要证人安娜由于受到过度惊吓,“甚至不能清楚地描述轿车的模样”;二是在涅姆佐夫被杀现场附近的摄像头或是不能提供清楚的影像,或是因维修而暂时关闭了。本应拍到案发现场的几个主要摄像头都处于关闭状态,只有一台位于克里姆林宫城墙上的摄像机拍摄到了并不清晰的影像,但在凶手开枪时,现场却被路过的车辆挡住。尽管影像并不清晰,仍然可以辨识,凶杀发生在周五23点31分,枪手开枪后立即乘坐一台车号为BA3-2110的白色福特轿车逃离。随后的调查证实,该车的车主并没有参与暗杀事件。

     

        报道说,警方在现场找到了6个弹壳。所有子弹都是9毫米口径的。值得一提的是,它们竟然是不同时间由不同军工厂制造。俄记者查明,其中一颗子弹是1986年在车里亚宾斯克尤留扎机械厂生产的,另外一颗是1992年在图拉弹药厂生产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俄执法机构人员对俄记者表示,罪犯口袋里的子弹不多,是“掏了所有的口袋收集到一起的”。他用的可能是马卡洛夫手枪,或是可射实弹的“一日”牌麻醉枪。凶手可能在开枪后立即把手枪扔进了莫斯科河里。但他很可能并不是专业的杀手,而且很可能并不知道他的暗杀目标是谁。这位警方人员分析认为,凶手的作案时间和地点都是精心选择的。现场背景是克里姆林宫可能正是买凶者提出的条件,这也从侧面证实,这是一次挑衅式的谋杀。

     

    枪杀案政治色彩浓厚

     

        涅姆佐夫被枪杀引发了俄社会舆论的各种猜测。舆论认为,无论谁是杀死涅姆佐夫的真凶,其目标都是破坏俄罗斯的政局稳定,让原本陷入经济困境的俄罗斯滑向政治动荡。

     

        55岁的涅姆佐夫曾在叶利钦执政期担任过副总理,并没有过突出的表现,也没给俄罗斯民众留下难忘的印象,倒是在2000年普京上任总统后,他逐渐树立起反普京、反政府、亲美国、亲西方的反对派领袖形象。乌克兰危机发生后,涅姆佐夫带头反对普京收复克里米亚、支持乌东部俄罗斯族民众的政策。他组织俄反对派政治势力对抗政府,扮演民主斗士和西方代言人的角色,其政治观点完全符合西方的立场。尽管在莫斯科有5万人参加了对他的悼念活动,但绝大多数俄罗斯人并不赞同他的政治主张。他反对克里米亚回归,仅在这个问题上,他与90%以上的俄罗斯人的想法就是南辕北辙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他遇害身亡会引起全社会的同情,却并不能在俄罗斯的政治生活中掀起大风大浪。

     

    西方借机大做文章

     

        然而,涅姆佐夫毕竟是一个政治符号。在经济形势复杂的背景下,它被杀身亡肯定会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西方正在利用涅姆佐夫之死大做文章,试图借机在俄罗斯境内开辟反普京的新战场。乌克兰危机让世人清楚地看到,美国不会改变其扳倒普京、弱化俄罗斯的既定目标。在美国看来,要打掉俄罗斯这个坚固的堡垒,只能借助其内部力量。美国不满欧盟“过于柔软的对俄政策”,主张继续对俄实施高强度的制裁,争取在俄罗斯内部掀动反普京浪潮。在华盛顿看来,假如俄罗斯经济继续恶化,俄民众不满情绪便会蔓延,社会矛盾就会增大,政治局势便会趋于复杂。美国反俄势力甚至相信,他们期待已久的红场颜色革命将在2015年爆发。

     

        俄罗斯政府也看到了涅姆佐夫之死可能会造成俄罗斯政局动荡。目前,俄主流媒体已开始转变态度,开始对涅姆佐夫案件及相关新闻进行客观报道,对涅姆佐夫本人则尽量给予正面评价。俄舆论认为,在复杂经济形势的背景下,俄政府需直面危局,主动出击,与境内外反俄势力进行针锋相对的较量。

     

        (本报莫斯科3月2日电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汪嘉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