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2月22日 星期日

    新春走基层·团聚的时光

    团圆饭,让我牵挂

    作者:本报记者 雷晓斐 《光明日报》( 2015年02月22日 02版)

        大年初二,一大早就起来,简单地吃过饭后就开车和爸爸妈妈去爷爷家。每年大年初二回爷爷家拜年,这是自我记事以来家中不变的传统。爸爸弟兄五个,大伯、三叔和五叔都在农村,爷爷跟着五叔住,每年初二,家里的亲戚朋友都要去爷爷家拜年,而爷爷在这天会准备饭菜,以家乡特有的吃食招待大家。

        这个传统就是“待客”。在陕西关中地区,每家过年都会选择一个日子作为“待客”之日,招待大家吃顿“大餐”,而每家选择的日子又都有所区别,这样关系亲密的朋友亲戚就会错开参加,避免“撞车”。

        到家时,亲戚朋友都已到的差不多,大家围坐在上房聊天说笑,没过一会儿大家都入席吃饭。我和四叔、四婶、堂哥、堂弟们坐一桌,爷爷、叔伯们坐在一桌,奶奶、婶娘们坐一桌。三大桌饭,近四十号人坐在一起,热闹劲儿没说的。爷爷在五叔家住,五叔负责张罗饭菜,最忙碌的就是五婶,她在厨房忙前忙后,一个人要把这些饭菜做好。“好在提前准备好了,这会儿就是把菜热好,剩下的就是炒几个菜了。”五婶说着就又开始忙起来。

        爷爷今年85岁了,身体依旧硬朗,只是听力不行了,靠近贴耳大声说他才听得见。爷爷一生务农,年轻时家里孩子多,负担很重,庄稼人都是在土里刨食,艰难岁月过来了,对于今天的好日子心里是满满的知足。爷爷说:“都没想到今天能过上这样的日子,咱们家也是四世同堂呀。”

        美食让人们记住年的味道,而饭桌上的热络与欢笑则让人们难忘年的温情。敬酒、划拳、行令,这些吃饭的礼俗是必不可少的。我的老家陕西大荔县地处关中东部,俗称“东府”。这个地方的人们吃酒席必行酒令、划拳。对于我父亲这一辈人来说,划拳、行酒令是酒桌上的基本功,对于我们这一辈来说,只能会些简单的行酒令,复杂的已经不会了。几位叔伯轮流“打关”划拳,口中说着酒令,手上不停变换着手势,如果这两个人旗鼓相当,则会在酒桌上不断往来反复,那个激烈劲儿,划拳者都已全神贯注,而旁人则看的激动不已。待到分出胜负,赢者高声欢笑,输者直叹出错拳。喝完罚酒,新一轮又开始了。

        大家一年之中难得聚在一起,这顿饭是家里人每年聚得最齐的一次。老人家到这个岁数,就图个热闹、团圆。只要看到家里人都回来了,他就开心,嘴里不停地说:“你看咱们家多热闹。”奶奶到了冬天就有些胸闷,她吃过饭就坐在炕上,安详地看着大家聊天。父亲经常说:“老人健康就是福,都这个岁数了,身体没啥病就是福气。”

        “年”在此处最是情,看着爷爷奶奶,看着一大家人有说有笑。风筝虽然飞在天上,但是总有根线牵着,爷爷奶奶手中没有这个线,但是孩子们心中都有这个牵挂,都会在过年时“飞”回来,无线风筝自识途,心有爹娘在牵挂。

        (本报大荔2月21日电 本报记者 雷晓斐)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