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2月16日 星期一

    点评

    越剧《甄嬛》二层平台设置的美丽牢笼

    作者:刘倩 《光明日报》( 2015年02月16日 15版)

        上海越剧院的越剧《甄嬛》唯美别致,拉开大幕,舞台上精致华美的装置让人耳目一新,两层楼台的设置则更是令人记忆深刻,它为剧中人营造了一个美丽的牢笼,这些都是舞美设计胡佐的匠心之作。

        任教于上海戏剧学院的胡佐爱思考,敢创新。《甄嬛》的故事发生在重重宫门之中,宫廷中看似富丽华贵,但实则却是埋葬了无数女子青春与生命的美丽牢笼。与电视剧版不同,越剧《甄嬛》将故事架构于大古代的时代背景中,胡佐参考南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的色彩处理方法,以大面积沉厚古雅的深黑色为主色调,这样不仅突出了主体形象,也使主次关系高度和谐,画面艳而不俗,绚中出素。除此之外,为体现宫廷的富丽和华贵,他根据古代中国宫廷内的各色浮雕,抽象出了一系列和剧情相关的线描纹样,并让其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融于大面积的黑色底板之中。如此,黑、金二色裹卷着整个舞台,为该剧奠定了古朴、厚重、华丽的色彩基调。

        在空间构架的建立上,他根据导演杨小青的二层楼台的设想,在舞台中后区用多根立柱支撑起了一条横贯整个舞台的二层平台。楼台的下方,用了六片黑底金线的移门组成了一道可变化的美丽屏障,跟随戏剧事件的发展,剧中移门的每一次开台即对应了主角们在皇宫这个美丽牢笼中悲欢离合的境遇。

        同时,二层平台通过其他布景元素有机组合,形成一个可变的空间结构,而这一结构则成为《甄嬛》中最别出心裁的设计元素。在上本,御花园中,它代表了一条长廊,于是皇帝和清河王可以由此饱览一舞惊鸿的甄嬛;荷花池畔,它却变成了一个楼台,使得在主平台途经此处的清河王与温实初看到楼台上散心游春的甄嬛、沈眉庄而不禁怅然;深宫后殿,它又成了长长的窗框,拉长了无数个深锁后宫女子的长夜;而即便是在前往凌云峰的路上,通过结合一棵倒塌的大树,它还能表征出一座用树干搭起的断桥,断桥上,温实初与槿汐策马冒雪而来,搭救一层平台上昏迷在清河怀王中的甄嬛。这样的设计,不仅延展了舞台的表演区域,更强化了戏剧冲突,赋予观众别样的观剧体验。

        如果说在上本中二层平台只是空间上的延展,那么在下本里,二层平台更成为时间和空间双重意义的转换机关。在《甄嬛》下本中,随着戏剧冲突的不断升级,二层平台上创造性地演绎着诸多闪回情节。如序幕“滴血验亲”对上本的“上集回放”;“杏林泄真”清河王对往昔的无限怀恋;“生死诀别”与当初“风雪合情”时生死与共的对比;“爱恨沧桑”里甄嬛一念之间沧海桑田的追忆。这些情节的闪回,让二层平台成为与现实相比照的另一个时空意象,观剧者、剧中人都能通过这个平台,更深刻地品读出剧中或怅然,或无奈,或怀恋的情绪,而如“生死诀别”中与主表演区域的情节对比,则更具强烈的视觉冲击,让剧中人物的悲剧更直观显露。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