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2月15日 星期日

    影事评说

    情摄风光

    作者:李元 《光明日报》( 2015年02月15日 09版)

        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摄影已经成为每个人都可以尝试的项目,如果说过去还有所谓“文盲”的存在,今天可以说没有一个“影盲”。正因如此,我常把照片的拍摄比喻为“视觉的零食”,只要看到有兴趣的人物或景色,就像看到有吸引力的零食一样,我们可以立刻把它截取下来。在这种情况下,摄影的运用方法与意义因人而异,绝不可能有单一的结论,这就体现了现代摄影的多元性。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摄影作为一项媒介,创作者必然有其主题,同时也反映出个人的文化修养。在这种情况下,摄影就不能追随他人的路线。对摄影真正有兴趣的人有必要认识到它的特性,同时也需要追求摄影和文化的连接。

        从发明之初,不论是人文题材还是自然环境,摄影的最大特性就是实物成像。虽说在数码时代,后期操作可以改变作品的表象与内涵,但在拍摄时,摄影师必然是根据现场的观察和感受从事创作。在摄影学习中,很多人把技术奉为圭臬,认为拥有了技术便可拍出绝美的作品,但在拍照已经简单到极致的如今,摄影的学习已经不仅限于操作的技术,更重要的是通过眼前的题材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国内畅销摄影学习书《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中,特别强调在拍摄人文题材时要走得够近,以突出主题。但是,在拍摄自然环境时,首先需要认识的是肉眼观察和相机拍摄的差别,同时激发自己对眼前景物的认识和感受。

        当你走到一片景物面前,是否要拍摄在于自己对景色的感受,同时也必须认识到,你所看到的是没有画框的全景,一旦拍摄下来,就必然受到画框的局限。因此,摄影者必须根据当时的气候和光影条件为眼前景物赋予效果;利用镜头和拍摄角度的选择,把自己最有感触的那一部分纳入画面里。换句话说,既没必要利用航拍或接片技术把眼前景物全部纳入画面里,也没必要放弃实物成像的摄影基本特性,把作品改变成抽象的画面。

        在这个问题上,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的描述:“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在这段文字里,朱自清并没有描述荷塘的全景,只是写出了所看到的景色里自己最有感触的那一部分,让它们突出在画面里。我的老师也说过:“在你按下快门以前,首先从照相机的镜头里看出去,那片画面的选择是否能带来你想要的那份感受。”唯有做到了这点,在实物成像基础上拍出来的照片才会使观者感到身临其境,带来欣赏的价值,而不是纯粹的记录。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使得自古以来,不论是哲学思想还是诗词绘画的创作,都具有某种人生价值的意味。风光摄影的拍摄也同样可以以景寄情,既不只是记录,也不限于单纯的美。其实,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风光摄影一直吸引着国内众多摄影人。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