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2月13日 星期五

    25年前,一张匿名“廖厂长”的人汇出的7000元汇单,温暖了一群年轻学子的青春旅程;25年过去了,一则寻找“廖厂长”的微信,唤起了无数人对理想和家国情怀的追问——

    谁是“廖厂长”?

    作者:本报记者 龙军 《光明日报》( 2015年02月13日 04版)
    二○一四年十月二十五日,廖群洪(左)和吴晓波(右)分别二十五年后在湖南省怀化市重逢,共话理想和情怀。资料照片

        财经作家吴晓波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只有廖厂长例外》。其中写道:“有人问我,如此众多的企业家、有钱人,最让你印象深刻的是哪一位呢?我想了很久,然后说,是廖厂长。”

     

        “真的抱歉,我连他的全名都记不得了,只记得他姓廖。”在46岁的吴晓波的记忆里,廖厂长有一头飘逸的长发,瘦高而寡言,岁数上大自己一轮,是湖南娄底一家小厂的厂长。

     

        25年前的春天,正是这位素昧平生的廖厂长的7000元“巨额”资助,让当时还是复旦大学学生的吴晓波和另外3个同学一起,实现了自己“南疆考察”的理想。

     

        一别25年,他再也没有和廖厂长联系上过。

     

    难忘“廖厂长”

     

        吴晓波在微信里讲述,25年前的春天,在复旦大学就读的他和另外三位新闻系的同学,萌发了去中国南部看看的念头,但到了临行前的一个月,出行经费还差一大截。正当他们一筹莫展时,一份来自湖南娄底的汇款单解了四人的燃眉之急。一家当地企业的廖厂长来信说,他从报纸上得知几位大学生要考察的计划及窘境,决定出资7000元作为赞助。

     

        “当年的7000元是个什么概念呢?一位大学毕业生的基本工资是70多元,学校食堂的一块猪肉大排还不到5角!”吴晓波们惊喜之余更觉意外,便在考察成行后特意赶到娄底拜访廖厂长。他们发现,27岁的廖厂长并不是特别富有,他经营着一个20来人的小厂,厂子的年利润大概也就几万元,而廖厂长本人每月工资200多元。廖厂长的慷慨让吴晓波十分惊讶,廖厂长的要求也很简单,将考察报告寄一份给他。

     

        那次考察历时半年,吴晓波一行走了长江以南的11个省份。令人遗憾的是,因为种种变故,他们除发表了几篇文章外,没能寄给廖厂长一份像样的考察报告。之后,吴晓波与廖厂长再也没有联络过。

     

        25年后,吴晓波依然怀念那位只有一面之缘的厂长。“他慷慨解囊的一瞬间,理想主义的光芒使这位平常人通体透明。”回想起廖厂长的“义举”,吴晓波充满感动,“在人类文明的承接过程中,他们蹲下身子,甘做后来者前行的基石。也许一切的财富、繁华和虚名都将随风而去,但廖厂长例外。”

     

    寻找“廖厂长”

     

        《只有廖厂长例外》的微信发出后,引发了不少媒体人,特别是湖南媒体人的广泛关注。经过广泛转发和寻找,不久就传来了好消息:廖厂长,全名廖群洪,52岁,娄底涟源人,现居长沙,从事过机械业、地产业,现从事矿业,任长沙市涟源商会副会长。

     

        在朋友的眼里,廖群洪是个“具有浪漫主义情怀、理想主义性格的侠义之士”。和他聊天,“信仰、理想、精神”是高频词。廖群洪说:“中国新一代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应该是站在人类文明的最前沿,为民族的重新崛起和中华文明的复兴不断探索。”

     

        这也就解释了廖厂长赞助吴晓波的初衷:“有理想、有追求、有信仰,正是我们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的时代烙印。在那个理想主义光芒普照的年代,朋友们常在一起纵论天下。当时的我也很想去看看中国的现状,但苦于条件限制未能成行。得知晓波他们有想法,我手上又有资金,大家共同完成一件事情,这就是同志的感情。”

     

        得知吴晓波在寻找自己,廖群洪表现得很坦然:“他是个重情义的人,谢谢他还记得我。其实我只是做了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作为中国的一分子,每个人都从身边做起,去影响身边人。要实现中国梦,必须所有的力量通力合作才行,不然就只是喊口号。”

     

    争当“廖厂长”

     

        2014年10月25日,时隔25年后,吴晓波与廖群洪终于在湖南洪江古商城重聚。见面会上有一个仪式性的环节。吴晓波和廖群洪一起为“创业公益金”揭幕。这个公益基金,本是吴晓波的想法,捐资100万元,帮助青年创业。廖群洪获悉后,也决定捐资100万元。基金最后定名为“吴晓波廖厂长青年创业公益金”,像廖厂长帮助吴晓波一样,去帮助一些年轻人。

     

        “每个人可能都碰到过自己的‘廖厂长’,也可以做别人的‘廖厂长’。”一位参加见面会的嘉宾谈道,单讲理想是不行的,理想后面是传承。这个基金就是一种传承,让这个故事不仅可以讲25年,还可以讲更多个25年。

     

        类似的事,吴晓波早已在做。2008年汶川地震后,他带着女儿去汶川,见到一户邹姓人家家徒四壁。他拿出5万元,借给这家人恢复生产,等这笔钱还上后,他再转借给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就此流动下去,这笔钱已经帮助改变了多个家庭的境况。邹家人逢年过节都会跟吴晓波联系,给他寄送一大袋土豆,6年来年年如此。这使吴晓波真正感受到付出的快乐。

     

        “廖厂长这样的精神需要更多人传承下去。”吴晓波觉得,当人们的温饱解决以后,就会自然而然地想一些柔软的东西,比如感恩、理想、情怀等等。

     

        (本报记者 龙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