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岁末年关,有关农民工讨薪的话题总会引发广泛关注。最近一段时间,因讨薪导致的极端事件接连上演,一次次触动公众心弦。我们不禁要问,农民工年年讨薪,为何年年难讨?
一方面,极端事件难免有放大效应,容易形成舆论热点;另一方面,当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确实不在少数,尤其是建筑工程领域依然易发多发。
最高法院部署开展追索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专项集中执行行动以来,北京各级法院整合执行资源,加大惩戒力度,承办法官们加班加点,确保案结事了,他们的努力和做法无疑值得“点赞”。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一些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面临暂时困难,出现部分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的现象有其客观原因。然而恶意欠薪、久拖不决仍是造成欠薪问题的主因,解决此项“顽疾”要多方联动、标本兼治,下大力气、出重拳。
我国劳动法中虽然有“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的规定,但是由于违法后果不明确,违法成本太低,使工资支付制度难以落到实处。执法过程中,执法力量不足,各部门推诿塞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处罚失之于宽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复杂的仲裁和诉讼程序,难以落实的法律结果,又往往让农民工兄弟“望而却步”。
解决欠薪问题,要规范市场秩序,清理建筑工程领域较为普遍的违法分包、转包行为,确保责任主体明晰。要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让大量欠薪问题消解在萌芽阶段。要主动为农民工普及法律知识,提供法律援助,简化相关程序,加大案件执行力度。执行过程中要建立各部门联动机制,落实执行惩戒和威慑机制,对恶意逃避执行、抗拒执行的“老赖”们依法采取强制措施,依法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其高消费、限制其出入境,公开曝光,形成高压态势。要大力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用人单位的诚信意识。
农民工大多家境贫寒,他们一年到头的收入往往是一个家庭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他们能否顺利拿到工钱,影响到千家万户的生活,考验着社会公平正义的底线,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解决欠薪问题,既要抓住关键时间节点进行集中整治,又要把精力更多用在平时,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和执法力度,让年年讨薪不再年年难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