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2月08日 星期日

    知行论坛

    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

    作者:黄蓉生 孙楚航 《光明日报》( 2015年02月08日 07版)

        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高校作为塑造青年的主阵地,应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立足于“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这一实践遵循,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融入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实践、榜样选树和文化熏陶等过程中,确保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活动有内涵、有品位、有成效,成为青年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活动。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融入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隐性教育具有潜隐性、渗透性等优势,能够潜移默化地将教育内容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引导青年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交融渗透和隐性教育上做文章。首先,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围绕青年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设专题讲座和精品课程,运用生动的事例和鲜活的语言阐释核心价值观,既给学生以知识的力量,又给学生以思想的启迪。同时,贴近深化改革实际,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结合时政要点和学生思想实际,组织开展“我心中的核心价值观”“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青春的时代境遇”等课堂讨论和实践体验活动,帮助青年学生用现实的、历史的、理论的逻辑理性审视核心价值观及其生成的广阔时代,让青年学生做到真认知、真认同和真践行。其次,融入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是学生体验、认知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形成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生活情景分布,切实影响青年学生的日常行为。例如,在校内充分利用橱窗、展板、宣传栏、广播电视、手机报、官方微信微博、电子显示屏等介质,采取多种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全面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场域。大力推进“三爱三节”和“三走”活动常态化,在学生中发起“做一项体育锻炼”“做一次清扫”“做一件好事”“学一项技能”等,引导青年学生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落细、落小、落实。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融入青年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青年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理论认同转化为实践体认的必要环节,对青年学生理解“三个倡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融入社会实践活动,要做到:一是融入“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开展时间最长、影响最广、认可度最高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应坚持实践育人、德育为先的理念,科学设计主题,优化和细分活动内容,培养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提升对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力。要引导青年学生聚焦基层,通过参加社会调查、理论宣讲、生产劳动、义务支教、科技支农等活动,帮助青年学生正确认识世情国情,不断增强“三个自信”,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二是融入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青年学生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载体。高校要引导青年学生牢固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培养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的公民主体意识,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依托共青团、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积极打造志愿服务文化节、雷锋式团学组织等品牌志愿服务项目,组织青年学生利用节假日、纪念日及课余时间走进学校师生和周边社区群众,积极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义务支教支农、环保宣传、法律援助等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让“温暖别人、温暖自己、温暖社会”成为校园一道亮丽风景。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融入青年学生的榜样选树。“现在用言语既不能说服工人,也不能说服农民,只有用榜样才能说服他们。”(《列宁全集》第40卷1986年版第37页)事实证明,榜样具有示范性、激励性和生动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能够吸引人、感动人、鼓舞人、鞭策人,对广大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显著的示范带动作用。高校应充分运用榜样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和带动广大学生自觉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一,要融入身边好人评选活动。榜样的评选对象应着眼青年学生身边人和身边事,突出真实性、时代性、典型性,挖掘一批树得起、立得住、叫得响的身边好人。评选应坚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更多地依托基层院系、班团组织推荐,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选树学生身边的榜样,例如“感动校园年度人物”“自立自强标兵”等,让亲切生动的身边好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其二,要融入身边好人宣传活动。高校要加大宣传和推广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使青年学生从心灵深处对身边好人产生敬佩和仰慕,以身边好人为价值取向的标尺,激发主动学习身边好人的内在动力,进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身边好人时,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使青年学生易于接受、乐于颂扬;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现代新兴媒体的融合作用,打造全方位的宣传态势,使青年学生时刻感受到身边好人的魅力;要坚持宣传的常态化,常抓不懈,将身边好人的榜样教育不断引向深入,使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真正落地生根,取得实效并保持长效。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融入青年学生的文化熏陶。“文化是反映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的,但它同时又能指导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文化是不可少的,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设不起来。”(《毛泽东文集》第3卷,1996年版第110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也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高校应充分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积极推动校园文化繁荣发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融入文化熏陶,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其一,融入优秀传统文化。高校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向青年学生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传承着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要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普及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实践活动,打造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品牌活动。要开设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切实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养情志、涵育文明的作用,让青年学生在其中受熏陶、受教育。其二,融入时尚文化。时尚文化体现青年的生活方式和休闲娱乐,以其鲜明的求异、前卫、创新等特征易被青年所接受,尤其90后大学生更是时尚文化的积极追随者和传播者。对于高校来说,一方面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时尚文化朝着健康文明的方向前进,优化青年学生成长发展的文化环境。另一方面,用时尚现代的语言符号、影像符号、声音符号和娱乐元素,诠释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力求让青年学生看得进、听得懂、乐接受,努力引导青年学生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真正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

     

        (作者单位: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