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2月05日 星期四

    我们应该牢牢守护教育的神圣性

    作者:复旦大学教授 林尚立 《光明日报》( 2015年02月05日 07版)

        当今,世界各国均把教育作为国家建设的核心能力。人类越发展,知识对社会的决定作用越强,育人的体系也就越健全。国家是否能够站立、仰头、大步流星向前,取决于国家教育体系是否有能力培育出心灵健全、发展全面、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这崇高使命最终的落实者,不是学校,而是老师。每一个老师所承担的工作都是对人成长、对民族发展和人类进步的责任。因此,古今中外,判定一个老师是否合格的最起码的标准就看其是否尊重和守护教育的神圣性。

        教育的神圣性,应该体现为教育必须为天地立心,为民族育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传道,即塑造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开启心智,放飞理想,从而使文化得以传承,血脉得以延续。高校课堂教育中出现的价值传道错位、言论底线丧失、心绪情感失控的状况,不仅直接危害受教育者,更为重要的是动摇国家之脊梁,民族之根本。

        教育的神圣性,应该体现为对受教育者的尊重。这种尊重与负责的根本体现,就是老师应该给学生以真善美,给学生以科学与智慧,给学生以理想和抱负,而不是将学生变为自己的思想的附庸、变成自己心绪发泄的对象。

        教育的神圣性,应该体现为对科学与真理的尊重。拥有真学问是大学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素质,而真学问的根本在于尊重科学、尊重真理、尊重事实。任何一个真正的大学老师,必须将学问的追求与人格的修炼融为一体,道德文章,为人师表,缺一不可。任何对科学与真理的随意性,必然带来对世间与人生的随意性。

        在知识能够全球化、网络化共享的时代,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心灵与素质的塑造。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和思想教育水平,全面燃起大学老师对教育神圣性的珍视与守护,既是对国家与民族负责,也是对教师与学生负责;既是对育人事业的尊重,也是对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尊重。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