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尕玛多吉)近年来,西藏通过建档立卡,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创新建立“合作社+能人+贫困户”“党支部+能人+贫困户”等精准扶贫模式,四年来减少贫困人口50多万人。
西藏自治区是我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根据国家划定的年收入2300元的贫困线标准,2010年底西藏贫困人口为83.3万人,占西藏农牧区总人口三成多。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创新扶贫开发模式,推行精准扶贫,自2011年以来累计投入扶贫资金36.97亿元,年均减贫10余万人。今年西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4年,西藏减少贫困人口13万,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底的19.04%下降到13.6%,贫困地区群众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区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
拉萨市城关区的拉琼对“党支部+能人+贫困户”的扶贫模式赞不绝口。2000年,拉琼等43户群众作为色拉寺的勤杂人员退休后,户口落入附近的仁钦蔡村,但生活来源常年没有保障。2012年,在城关区扶贫办协调下,仁钦蔡村党支部成立了扶贫洗车场、扶贫出租房、扶贫超市等,由村里的致富能手达娃管理。“除了1年1万多元的工资,还能分红近5000元。”拉琼说,在达娃带领下,他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据了解,2014年,西藏贫困人口识别建档立卡工作已全部完成,并搭建了精准扶贫的平台。2015年西藏将继续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力争减少贫困人口8万人,低收入人口占农牧区总人口比例降至12%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