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1月27日 星期二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撑

    ——访中央党校校委委员、科研部主任梁言顺

    作者:本报记者 王斯敏 《光明日报》( 2015年01月27日 02版)

        国家发展呼唤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智库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撑。作为聚集着大批理论人才和领导干部、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的国家级重要智库机构、党的重要思想理论阵地,中央党校肩负着建成“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高端智库”的使命,也对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切实推进智库建设有着深入思考。在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之际,记者专访了较早参与中央党校智库建设工作的中央党校校委委员、科研部主任梁言顺,请他就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战略的提出背景、重大意义、总体目标,中国智库的“特色、新型”等进行深入解读。

     

        记者: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作出的决策?

     

        梁言顺:理解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时代背景,必须联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完整地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风险、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有许许多多的思想理论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需要深入思考解答,一些问题甚至是世界性难题。面对这样的问题该怎么办?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大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然而打虎光有勇气还不行,还必须具备打虎的身手和智慧。为此,必须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共同谋划“四个全面”,集体探索“四个全面”,把它推向新的更高的境界。而智库在凝聚国家智慧、形成思想合力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是深入推进“四个全面”必不可少的思想资源汇集和供给阵地。因此,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不可少的战略措施。

     

        记者: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其重要意义何在?

     

        梁言顺:智库,胜在智,强在库。这个智,不单单是锦囊妙计,而是智慧谋略;这个库,超越了“幕僚”“师爷”层面,体现为系统的组织性力量。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是中央从完善决策咨询制度、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提高国家软实力出发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一是有利于健全中国特色决策支撑体系,完善政策决策的程序机制,提高政策决策反映社情民意的水平,增强政策决策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为进一步提升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水平提供支撑。二是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现代国家咨政建言、舆论引导、社会服务等作用的重要发挥者,智库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智库所体现和代表的对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事务的思考把握能力,又是国家治理能力最为重要的方面。因此,《意见》指出:“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历程,智库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三是有利于提高国家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既表现为以经济、科技为代表的硬实力之间的竞争,又表现为以思想、文化为代表的软实力之间的竞争,并且软实力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占据突出位置。智库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对外交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和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更好走向世界,在国际社会树好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贡献出中国智慧。

     

        记者: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新”在哪里?

     

        梁言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之“新”,主要是相对于过去而言的。清晰呈现了中国新型智库“新”在何处,是《意见》的主体内容所在。这个“新”主要体现在:一是发展格局新。《意见》规划了社科院和党校行政学院智库、高校智库、科技创新智库和企业智库以及社会智库各自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并强调要实施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规划,增强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政策研究机构决策服务能力等。这就从体制内和体制外、中央和地方、重点和一般等方面规划了未来中国智库发展的新格局。二是管理体制新。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智库都属于体制内的行政机构或事业单位,因此要形成智库发展新格局,必然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新的管理体制。着眼于破解阻碍和制约新型智库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意见》从深化组织管理体制改革、深化研究体制改革、深化经费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成果评价和应用转化机制改革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规定,为新型智库提供了强有力的管理体制保障,其中许多措施都是多年来悬而未决的措施。三是制度保障体系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既然以战略问题和公共决策为主要研究对象,必然要知晓公共决策、参与公共决策、评估公共决策、影响公共决策。《意见》从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完善重大决策意见征集制度、建立健全政策评估制度、建立政府购买决策咨询服务制度、健全舆论引导机制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为智库全方位、多方面介入公共决策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便利,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记者: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特”在何处?

     

        梁言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之“特”,主要是相对于国外智库而言的。着意强调这个“特”,是《意见》的一大主旨所在。在智库发展相对比较成熟的西方国家,它们的智库运行运作方式、发挥功能作用的方式等,都积淀了一些相对比较成熟有效的经验做法。对此,《意见》都有所借鉴。比如推动智库人才的有序流动、探索有利于智库人才发挥作用的多种分配方式、推动政府向智库购买决策咨询服务、探索政府内部评估与智库第三方评估相结合的政策评估模式,等等。但是,智库在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别特点,即便在西方国家内部,这些特点也是十分明显的。因此,《意见》还强调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之“特”,较好地处理了智库发展与政治敏感之间的关系。比如,在基本原则上,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导向,强调坚持围绕大局,服务中心工作,明确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政治红线、法律底线和努力方向。比如,在定位上,强调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研究咨询机构。这就从研究内容、工作目的和机构性质方面,作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规定。再比如,在对社会智库的引导和管理上,强调社会智库应当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确保社会智库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等等。这些考虑,既着眼于促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较好发展,又坚持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不盲从盲信一些关于智库发展的所谓的“见识”和“判断”,明确强调了中国特色。

     

        记者:如何理解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总体目标?

     

        梁言顺:《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总体目标,并在总体目标这部分明确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应当具备的基本标准。总体目标解决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向何处去”的问题,基本标准解决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在什么样的基础上出发”的问题。理解这个总体目标,实现这个总体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思考:一是要发挥高端智库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必须突出重点、点面结合、以点带面,是《意见》中非常明确的一个思路。因此,《意见》明确提出要重点建设50~100家高端智库,并强调支持中央党校等有条件的单位先行开展高端智库建设试点。二是要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专业化智库。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基本标准中,《意见》提出要有“特色鲜明、长期关注的决策咨询研究领域及其研究成果”“具有一定影响的专业代表性人物和专职研究人员”等,这些标准设置的背后,都意在推动各智库避免重复建设,防止一哄而上和无序发展,提出了差异化的智库发展思路。三是要建立完善智库淘汰退出机制。《意见》既然设置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基本标准,确立了高端智库的引领和标杆作用,并通过健全完善人才流动机制、政府购买决策咨询服务机制进一步激活智库的社会生态环境,同时还强调要“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等标准。可以想见,随着《意见》的深入实施,一些不适应、跟不上、作用发挥不出来的智库,将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被淘汰的问题,而相应的退出机制也必将适时建立,现有的智库进入门槛较低的现象或将得到较大改观。

     

        记者:中央党校将怎样深入开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梁言顺:《意见》指出:“支持中央党校、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科协、中央重点新闻媒体、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军队系统重点教学科研单位及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开展高端智库建设试点。”这就把中央党校置于智库发展新格局的重要位置,为把中央党校建设成为中国特色新型高端智库明确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贯彻落实《意见》精神,中央党校将以实施教学和智库建设创新工程为重点,推动教学培训、科学研究与决策咨询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在决策咨询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一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研究,加强对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问题的前瞻性研究,加强对重大现实问题和突出矛盾的对策性研究,精心编辑内参报告,及时向中央提供高质量智库成果,全面提升咨政建言水平和决策咨询服务能力。二是加强对学员“两带来”问题的研究,加强党情政情社情收集分析,完善教研人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机制,建立全国党校系统信息网络,充分发挥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的优势作用,使中央党校成为反映社情民意、回应社会关切、壮大主流舆论的权威阵地。三是按照“以我为主、兼蓄各方”原则,统筹教员学员、校内校外、系统内外专家资源,打造全国一流高端智库专家库,为打造中国特色新型高端智库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加强与国外著名智库和研究机构交流,对共同关心的全球性国际问题进行合作研究。(本报记者 王斯敏)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