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校走到工作岗位,从温暖的家来到偏远的工作一线,从面对熟悉的课本到面对陌生而冰冷的机器设备,每一个走出校园的年轻人该如何书写自己的青春?在中国华电集团,一个散落在企业基层一线的青年群体,用热血和汗水作出了精彩回答。
2000年,胡龙大学毕业后来到华电集团新疆苇湖梁发电厂,当了一名普通的锅炉工。为了尽快掌握和熟悉锅炉设备,五十多米高的锅炉他一天要爬七八次。到了夏天,锅炉汽包上的温度高达50多摄氏度,可他却一边干活一边开玩笑地说在享受“免费桑拿”。两年后,他将锅炉所有技术指标和操作方法烂熟于心,被同事们称为锅炉“活地图”,也成了电厂历史上最年轻的锅炉专工。
“每上一个班,都要有所收获,技能有所提高。”——和别人相比,华电国际邹县发电厂运行部副主任李兴敏的座右铭有点太“平实”。每天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他都要仔细记录在本上,反复琢磨、认真求教,直到找到解决的答案。就是凭着这股孜孜不倦的求知热情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17年来,李兴敏从一名普通的泵房值班员一路成长为今天的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今天的他,依然没有改掉随手记录的习惯,而曾经的“涂鸦”也结晶为来自实践一线的各类操作指导和技术措施300余篇,成为电力工人规范操作的“技术宝典”。
在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这些年轻人扎根基层,一步一个脚印踏下奋斗的印记。从初出茅庐到技术专家,他们用自己的实践印证了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为进一步发挥这些青年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华电集团相继开展了300个青春励志故事分享会、“展映青春,代言核心价值观”微电影大赛等活动,以不同形式讲述基层青年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故事,累计覆盖青年1万余人、覆盖员工近3万人。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青年人是企业之根、国家之本。“无论是埋头苦干、技能精湛的一线员工,还是刻苦钻研、敢于超越的技术人员,还是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的管理干部,他们的精神彰显了新一代青年人的价值追求,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提升软实力,必将为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华电集团公司董事长李庆奎表示。(本报记者 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