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1月25日 星期日

    让孩子“愿意坐在路边,为别人鼓掌”

    ——宁波外事学校坚守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理念

    作者:本报记者 张进中 《光明日报》( 2015年01月25日 04版)

        宁波外事学校建校以来一直坚守着“先成人,后成才”的办学核心理念,十几年不动摇。“在我看来,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人才,更是培养人;教育不是用来成功,而是用来成就幸福的。职业教育应该回归到教育的本质,即以人为目的的教育。”宁波外事学校校长俞毅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片天空

     

        “要让孩子们敢于表现自己,释放出自己的个性。”在宁波外事学校,每个班级都有学生自己设计的班服和班旗,独具个性。走在外事教学楼的走廊上,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墙画夺人眼球。

     

        “我们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创造力,让他们敢想敢做。”宁波外事学校党委书记董朝霞向记者介绍,“教育不是流水线生产,不需要一模一样的机器,需要看到不同,所以我们呵护孩子们的个性,并鼓励他们拥有鲜活的个性,这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在宁波外事学校,对早晨迟到的同学不是先批评处罚,而是先问学生吃没吃早餐;如果没吃,先让孩子去食堂就餐再回来上课。学校认为,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因为一个错误而让孩子的健康也受到惩罚,就变成了两个错误。珍惜和爱护健康,也是要培养的品质。

     

        这个学校已输出近400名留学生,其中不乏世界名校的学生;每年有2、3批赴德、日、韩、美等地的交换生,这些海外学成或交流的孩子,往往会被学校邀请作介绍,并非学习语言的经验介绍,而是这个学校非常看重的视野、文化、经历对学生的触动和成长。

     

        “我们只是想让每个进入外事校园的孩子都成为一颗美丽的星,去寻找自己的人生天空,自信地展示自己特有的灿烂。”这就是外事学校奉行的职业教育伦理。

     

    给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

     

        宁波外事学校虽然只有三个专业群——外经外贸、艺术、学前教育,围绕着三大专业所设计的专业模块或专业方向却有几十个。在这样一个庞大专业体系平台上,外事学校又探索出多种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中外合作模式”最具特色。

     

        学校与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澳大利亚西悉尼TAFE学院三方合作成立“宁波TAFE学院”,教学采取“3+2”模式,前3年为高中段教育,重点强化英语,后两年为专科教育,重点学习TAFE专业课程。5年学期满后,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获得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大专文凭和西悉尼TAFE学院文凭(高级文凭)。

     

        中外合作模式带来的不仅仅是国外的文凭,更是这一模式带来的对传统的冲击——教材不再是衡量对错的绝对权威,答案不再是唯一和标准化的,从成绩的评价到成长的评估,更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习惯的养成。如今这些改变已带来了令人惊喜的成果。澳大利亚西悉尼TAFE学院院长盛赞“这是在海外运行最好的TAFE学院”;96%的TAFE英语三级测试(相当于雅思5.5分)高通过率,得到了西悉尼大学对宁波外事学校TAFE学院毕业生可免雅思成绩直升的协议承诺。

     

        在TAFE教学区,记者看到,教室内的桌椅都是5人一单元按小组讨论形式布置,讲台置于教室一角而不是正中,走廊上是排列整齐的独立书柜,还有充满异国情调的TAFE休闲区。

     

    “在这里工作,更在这里生活”

     

        “作为外事人,我很自豪。”这是采访中许多教师发自内心的表达,这种自豪既来自对学校事业发展的认同感和成就感,也来自学校对每一位教师悉心而真诚的关怀所产生的满足。

     

        记者了解到,除去国家法定节假日,学校设立了每月一天带薪的“疲劳假”制度;每天向教师提供中西式自助早餐,中午免费提供咖啡、果珍、可乐等;开辟教师休息室,每人配床和寝具;每个办公室配置换衣间和衣柜等;改善就餐环境、健身器材进办公室;成立教工健身俱乐部,开展长跑、毽球比赛等;推出校园洗车服务、名中医进校问诊服务、不定期开展健康养身讲座等。

     

        一位艺术部的教师告诉记者,她是6年前来到外事学校的。她最深的感受是“尊重”,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学生与教师,大家坦诚相待,平等交流。“这里有我们的工作,更有我们的生活。”这句话已不再是挂在教工餐厅的标语,而是校园里每天都在发生的真实的生活故事。

     

        俞毅说,教育要培养的不应该是一小部分成功的人,而是一大批高素质的国民;教育不是帮助孩子们在生存竞争中领先,而是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形态,让他们生活得更好,使他们不再争先恐后,正如一篇著名博文所说的,“愿意坐在路边,为别人鼓掌”。(本报记者 张进中)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