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1月23日 星期五

    艺文品聚

    史入画中自千古

    ——读冯少协的“海上丝绸之路”组画

    作者:胡斌 《光明日报》( 2015年01月23日 16版)
    海上丝绸之路系列 《广州·南海神庙》(油画) 冯少协/绘

        当看到冯少协所创作的“海上丝绸之路”大型组画时,我被这些作品所展现的宏远的历史图景以及作者怀有的人文情怀所震动。据了解,这一系列的创作是他一直以来对于历史与现实给予深切关注的艺术思路的自然延续,同时又受到学界和国家发展新动向的思想启发,体现了一个置身于当下社会的艺术家的责任感和敏锐度。

        “海上丝绸之路”组画可以说是一项浩大的历史题材创作。我想到,这些年我们国家一直致力于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的推动。历史题材本是美术创作中的重要类别,它常常承载了作者或统治者赋予的历史观,代表了他们对所处时代的政治文化诉求和思想立场。在中国既往的美术史上,我们涌现出了不少历史题材的经典之作。新时期以来,各种美术思潮风起云涌,对艺术形式语言、个性表现及个体生存状态的展现成为新艺术主要探讨的话题,这极大地改变了过于较为单一的艺术格局,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多元漫散的状态中,“历史”和“社会责任”这些严肃命题在某种程度上遭到了消解。这也许是国家先后推出近现代重大历史题材和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原因之一。随着海内外关于中国史的新成果的不断出现以及研究范式的转型,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天的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可以在一个新的历史认识基础上进行。

        冯少协正是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个时代的信息,而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来展现对某段历史的人文体悟和视觉认知。区别于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对于某些历史事件的单幅呈现,冯少协希望通过相当数量的系列作品来系统地反映对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深刻认识,并且这也是美术界第一次以如此规模的创作来表现此一母题。他的这系列作品既包括海上丝路诸港口城市的历史风光,也包括那些作为海上丝路历史见证的出土文物。这样便从宏观到微观,多角度地探视那段壮丽的历史。与一般的历史画往往借助各种资料来重建历史事件的做法不同,他是直接将布满历史尘埃的遗存物作为描绘的主体,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了深厚的时间感;并且他似乎也不打算采取某种单一的叙事方式,而是让各种历史凭据说话,从而透示出历史本身所具有的丰富性。

        我们说,历史画一方面需要遵从历史,另一方面又要兼顾艺术性。冯少协的方式很显然吻合了历史的严谨性要求,因为他的视觉形象直接来源于历史文献和实存,但他同时也丝毫没有放弃艺术性,强烈的虚实变化、中西结合的笔法、深沉却又奔放的浪漫情致使得这些历史画面意味隽永。更重要的是,他这样一个艺术家,通过辛勤搜寻历史资料和“重走海上丝路”来深切体味时代的巨大变迁以及中国和世界关系的悠久命题,并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多维度地反映了这一中外之间共同搭建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状貌。我想,他的这样一种态度和精神求索,对于我们重新走入历史题材创作无疑是颇具启示意义的。

        (作者单位:广州美术学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