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1月21日 星期三

    如何寻求中、西、马汇通的结合点

    作者:贺来 《光明日报》( 2015年01月21日 13版)

        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汇通与融合,是目前哲学界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组织的“中西马哲学专家论坛”已经举办四届,吸引了中西马各领域众多知名学者参与。中西马哲学汇通与融合的结合点和基础究竟应是什么,这是人们在讨论中遭遇的最为根本的问题。由于在此问题上的分歧,使得中西马之间的学科偏见和壁垒难以得到切实的消除,并影响着三者实现有深度的融合和对话。综观目前人们在此问题上的思考,可以概括为三种基本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传统哲学是中国本土的哲学思想,在中国语境中讨论中西马哲学的汇通和融合,必须以中国本土的传统哲学作为基础。第二种观点认为,西方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之间起着特殊的“中介”作用,因此,中西马哲学的融汇,必须以西方哲学为结合点。第三种观点则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意识形态的指导意义,今天讨论中西马的融汇,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结合点。

        不同于这三种观点,我们认为,只有在对重大理论与现实课题的回应中,中西马哲学的汇通和融合才能发现并确立自己的真实结合点和现实基础。

        从历史的观点看,正是重大理论与现实课题的挑战,才使得中西马哲学的对话成为可能并变得迫切,可以说,中西马哲学融汇这一思想任务,是由重大理论与现实课题的“倒逼”而产生的。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与融入“世界历史”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和加强,在当代中国哲学景观中最重要的哲学思想资源,即中国传统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哲学的汇通和对话呈现出思想理论和现实实践上的两重必要性。在思想理论上,它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生成和创造当代中国哲学新形态的不二路径,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中国传统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哲学所代表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系统都以其各自的方式发挥重要影响,规范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它们均已成为今天我们“民族自我”中不可或缺的向度,因此,要创造当代中国哲学的新形态,只有通过中西马三者的对话与融合才具有现实性。在现实实践上,它是寻求中国现代性的特殊道路这一最重要实践任务的思想回应。寻求和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性,这既是最具实质性的时代主题,也是中国当代哲学不可回避的中心思想课题。由于中国现代化过程具有植入型而非原生型的性质,这使得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等多重复杂矛盾关系交织在一起,这就内在地要求中西马哲学通过对话与融汇,以深入当代中国现实并为中国现代性的建构贡献思想力量。

        更重要的是,只有在对重大理论与现实课题的回应和解决中,中西马哲学的思想资源才能真正被激活并实现内在而非外在的对话与融合。如前所述,创造当代中国哲学形态,以一种哲学的方式重构“民族自我”,是我们面临的最为重大的哲学课题。面对这一课题,中西马哲学三者各自代表着一个不可相互替代但同时又都“有限”的“扇面”,只有在对话中实现三个不同扇面的“视界融合”,才是切中这一课题的根本途径。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蕴含着当代中国人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传”与“文化基因”,因而它始终是中国人生命存在自我理解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但另一方面,百多年来“现代性”的追求和建构,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生活世界的面貌,西方哲学所映照和表征的生活基础,已日益成为我们今天生活世界的重要内容之一,与西方哲学的对话与交融,将为当代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的自我理解提供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参照。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的一百多年来,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逐渐占据一种十分独特的地位,它已远远超过了一种“学派”“学说”或一种“思潮”的范畴,而成为思想文化领域具有指导意义的意识形态,承担着推动思想解放、引导社会发展等重大功能。可见,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与生存状态的自我理解与反思中,都发挥着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补充的作用,三者中任何一方的缺席,都意味着我们在自我理解与自我反思上一个重要维度与视野不可弥补的损失。在创造当代中国哲学形态,以一种哲学的方式重构“民族自我”的过程中,中西马三者中的每一方既代表着不可替代的学术视野和资源,同时又不足以提供唯一的终极答案,它内在地要求三者各自超越自身的视界,在“功能互补”中生成一种各得其所、相得益彰的有机统一关系。

        以上述理解为基础,中西马哲学三者之间偏见和壁垒将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向对方敞开,并因此实现创造性的对话与融合。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