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1月20日 星期二

    教育三人谈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跨越哪些坎儿

    作者:晋浩天 《光明日报》( 2015年01月20日 14版)
    东城区灯市口小学、北池子小学、东高房小学优质资源带迎来了首批一年级新生,在“相亲相爱一家人,凝心聚力启新篇”开学典礼现场,班主任领着“小豆包”步入会场。刘毅摄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北京市东城区正在推进的学区制改革,拉近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但现实中,处在行进中的改革究竟走得怎么样?还有哪些坎儿需要奋力跃过?

     

        日前,在2014年中国教育学会年会上,东城区教委副主任尤娜、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常务副主任郑克强、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校长王欢围绕“学区制”改革分享了他们的体会。

     

        小升初就近入学比例达到88.4% 小学免试就近划片入学达到94.94%

     

    “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

     

        在北京东城“2014年改革任务协议里”,“九年一贯制”“深度联盟”“优质资源带”等词惹人关注,这涉及48所学校,55校次,也意味着优质资源的供给能力在不断增强。

     

        尤娜(东城区教委副主任):2012年底,东城区八大学区的全部建立,标志着新东城学区化管理达到全覆盖,178个教育单位百分百划分进入学区。2014年年初,东城区全面启动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就是为了全面推进优质品牌化建设,提高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增强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从而实现“优教无类”的目标。在改革中,我们以学区为基本建设单元,建立健全干部、教师轮岗机制,建立对学区均衡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估机制和以学区为单位的学区督导责任制度,实现学区教育的全面品牌化,建立学区治理和社区治理有机统一的工作运行机制,日益形成政府管、学校办、社会评的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

     

        在新的招生评价考试制度改革下,我们通过深化课程改革,建立区域课程体系,构建国家级必修课、地方选修和校本课程相互贯通的教学体系,实现个性化发展所需要的课程设置和管理方式,突出选修课作用。

     

        在改革进程当中,我们一方面“做大蛋糕”,通过推进学校深度联盟、建立优质资源带、探索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等方式,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增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分好蛋糕”,通过实施初中双优工程、建立研修合作办学等项目,盘活存量,保障老百姓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就目前而言,这一举措取得了良好效果。择校问题得到了极大缓解,小升初实现近九成免试就近入学,2014年东城区小升初实际升学人数7150人,参加电脑排位人数4846人,实现了升学总数68%,就近入学比例也达到了88.4%。小学免试就近划片入学达到94.94%,区域小学优质教育品牌覆盖率达到80%。

     

        王欢(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校长):史家小学作为品牌教育学校,现在承担的任务其中之一就是“1+1+11”,第一个“1”指史家胡同小学、第二个“1”指“一长执两校”的史家七条小学、“11”指东城区课程资源中心史家基地,通过课程建设让周边11所学校共享史家优质课程资源,每个学期在此对外开放课程约为三四千课时,让上万个孩子受益。

     

        在整个过程之中,我们形成的基本理念是“和谐教育”,简单说就是史家“和谐教育”的“种子计划”。小学老师要把学生当成一颗颗种子来培养,让这些种子尽可能饱满,充满生命力。因此,我们很多的教育教学项目、课程、资源都会给学生注入一个个“基因”。我们最后要让这颗种子发芽、开花、结果,成为大树或者是其他植物,因人而异。

     

        优质初中招生总量达到全区招生计划的80%到85%

     

    实现全面优质品牌化

     

        经过5-7年时间(2014年—2020年)推进区域中小学全面优质化、品牌化,东城区优质学校共增长33所,扩大优质教育学位6450个,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接近100%。

     

        尤娜: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全面优质品牌化,是学区制综合改革的主要目标。因此,我们划定,到2017年实现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学校增长33所,扩大优质教育学位6450个,预计到2020年,实现优质品牌学校的学区全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实现从人人有学上到人人上好学的目标。

     

        为此,我们通过五大路径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进而促进教育均衡。

     

        第一,成立九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一种是品牌初中联合普通小学组建,另一种是优质品牌小学增设初中,形成九年一贯制学校。第二,构建四条优质教育资源带,以优质品牌学校为龙头,联合周边两至三所普通学校,统筹师资及教育教学活动,学生在不同校区流动学习,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充分共享。第三,深化25对深度联盟学校,通过“一长执两校”、大年级组制等实现资源、管理统筹。第四,开展初中双优建设工程,一方面将区域内示范初高中及社会声誉良好的优质初中,与相对薄弱初中实施联盟一体化管理,扩大优质初中的招生办学规模,使招生总量达到全区招生计划的80%到85%;另一方面将区域内的历史悠久、具有相当规模的初中学校确定为“优先发展初中”,安排15%-20%的招生计划,通过控制班级数量(4个班)及班级规模(25-30人/班),以精品特色建设为引领,以优质高中部分中招计划(30%)分配到优先发展初中办法为保障,实施小班化教学实验,在优先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升入示范高中的比例,从而大幅提升办学水平和社会满意度。第五,教研部门与初中校合作,建立教师研修中心与54中学、教育研修学院与50中学分校的合作办学项目。

     

        王欢:在教育综合改革中,史家胡同小学承担“盟”“贯”“带”多项任务,目前,形成了多校区集团化的局面。同时,史家胡同小学借鉴了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管理模式,建立起史家学区。这一管理模式,对学校发展至关重要。管理机制需要联动,即理念互联,机制互动,课程互联,课堂互动,活动互联,教课互动,师生互联,管理互动,校区互联,品牌互动。在推进过程中,从组织层面,史家学区统一办公,校区协调配合,行政自主。在制度上,史家学区统一标准,明晰责任。

     

        联动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为此,我们打开了各校区原有的教研边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融合,在联合教研中定方向、定标准、定重点,规定各学科每周开展一次组内教研,每月开展一次学区教研,每月与区教研中心对接开展一次学科活动。

     

        义务教育阶段1/4专任教师承担首批轮岗交流任务

     

    老师跟着学生走

     

        江红是北京市东城区西中街小学教师,市级语文学科带头人。和一般老师的课程安排不同,她的工作地点在西中街小学和北新桥小学之间变换。2010年7月,两校正式“结盟”。从此,“联排课表,互派教师,跨校授课,统一教研”便成为常态。

     

        尤娜:东城区共有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6000余名,目前,1618名教师承担首批轮岗交流任务,占全区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总数25%左右。

     

        在教育综合改革之前,对于干部教师轮岗交流,大家的积极性并不算太高,实际效果也不怎么好。当大家仅将其作为一项任务完成时,作为输出方优质教育资源学校,积极性不高,在选派轮岗交流干部教师时,往往不能把自己最骨干的力量派出去,也正因如此,派出去的教师很难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同时,参加交流轮岗的老师也有担忧,认为校长是不是对自己有意见,自己会不会随着交流轮岗被边缘化,再也回不来等等。

     

        此次改革,我们淡化了输出方和输入方的概念,让老师跟着学生进入到不同校区,把干部教师派到自己优质资源带或深度联盟合作学校的校区,老师们也没有了被派出去的感觉,他教的依然是自己的学生。同时,我们计划到2015年,参加交流专任教师人数不少于专任教师总数的10%,参加交流的骨干教师不低于骨干教师总数的20%。到2020年,参加交流专任教师人数不少于专任教师总数的80%,优秀干部和骨干教师交流轮岗力争实现全覆盖。

     

        郑克强(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常务副主任):教师轮岗交流的出发点是提高教育质量及教育均衡水平。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的教研员到学校上课,一方面帮助学校整合提升课程,另一方面,亲身与一线教师一起上讲台,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目前,我们开展了四方面合作。

     

        第一,教研员进班上课。9月1日到现在,七位教研员进到学校上课,和平时普通学校老师一样,教研员承担一两个班级的教学任务,主要在初一年级。每周按课程设置规定,多则五节课。另外,作为教研员对教师有教研培养任务,这方面的工作量不减。第二,开设选修课、专题课。专题课主要集中在初三高三年级,做好毕业年级教学辅导。其他初二年级、高一和高二开设选修课。第三,教育科研带队伍,科研德育全面跟进,深化科研导向。新任班主任培训,深入开展校本研修,提高管理水平。第四,加强教育教学督导:全员下校,加强教育教学视导。同时四十位教研员还师徒结对,带了六十六位青年教师,使五十四中学的教师队伍建设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合作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学生受益,一线教师同样获益。教研员的课堂教学、语言板书让老师有所收获,更重要的是教研员的教学态度和奉献精神引领了一线教师的全面发展。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