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1月20日 星期二

    陕西:大雨冲出元代古墓精美壁画重见天日

    作者:本报记者 杨永林 张哲浩 《光明日报》( 2015年01月20日 09版)
    图为墓中讲述孝子故事的壁画。资料图片
    图为墓主夫妇6人并坐宴饮图。资料图片

        日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通报称,对陕北横山县高镇罗圪台村被大雨冲出的罕见元代壁画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专家认为,这是陕北地区首次科学考古发掘的元代壁画墓,墓葬形制完整,壁画精美,为陕北地区元代考古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石砌的墓室内遍布彩色壁画,其内容主要表现墓主的享乐生活等,壁画的主体图案为墓主夫妇6人并坐宴饮图。墓室壁画内容清晰地表明墓主人并非汉人,而是一蒙古人,并且有5位夫人相伴。该墓是石砌单室壁画墓,由墓道、封门石、甬道、墓门和墓室组成,全长6.1米。甬道壁上全由白灰抹面,顶部是素面,两壁则绘有壁画。墓门由门额、立柱、门槛以及两扇石门组成。墓室底部平面呈现八边形,与关中地区大多呈现长方形不同,墓室下部直壁高1米,除墓门外,其余7边均由两块条石叠砌而成,其上以内弧的石块收成穹隆顶,共9层,最后以一直径为0.8米的圆形石板封顶。

        整个墓室内通绘壁画,墓顶单绘一圈花卉,黑叶红花,其下以一黑色带圈与下层壁画分隔。墓室后部所绘的夫妇并坐宴饮图是该墓壁画的主体图案,只见墓主夫妇6人并坐于长榻上,身后为方格纹屏风,上有帷幔轻挂。男主人坐于中间,正面向前,5位夫人分别坐在男主人两侧,微微侧身袖手望向男主人,夫人均内着左衽短襦衫,外罩开襟半袖衫,下穿长裙。5位夫人模样清晰可见,男主人服饰清晰,只是脸部及胸前部分遭到了破坏,颇为遗憾。

        在墓主人壁画正前方绘了一长方形供桌,上置荷叶盖罐、玉壶春瓶、匜(音yí,一种盥洗器具)、碗、盘以及方盒等。供桌西北和西南分别绘三名捧物侍女,捧物侍女均头稍稍抬起,望向墓主人,北壁和南壁分别绘了三名乐手。北壁保存较差,南壁乐手分持长笛、笳、琵琶演奏。

        据专家介绍,被损的壁画可能是舞蹈图画,整个墓室壁画表现出墓主人一边欣赏着舞蹈、聆听着音乐,一边享受着侍女们提供的美食。

        除了表现墓主人并坐宴饮的场景外,在墓主人夫妇周围,还绘有二十四孝图中的7幅。据介绍,二十四孝图在历史上有很多版本,该墓中壁画所绘7幅孝子图分别为“舜耕历山”“孟宗哭竹”“郭巨埋儿”“元觉劝父”“王祥卧冰”“伯俞泣杖”及“鹿乳奉亲”,孝子图间绘有卷云纹和树木。

        墓室后部有石板铺砌的棺床,前方以条石压边,棺床上用白灰抹面。由于没有墓志等内容记载,墓主人身份不详,但根据墓主人的衣着穿戴,专家判断墓主人夫妇均为蒙古人。而该墓室内至少埋有4个人,因为有较多烧骨,估计有人可能是火葬。从墓葬形制及壁画特征判断,这是一座元代墓葬。

        值得关注的是,该墓葬在建造材料、形制特征、壁画内容以及随葬品等方面均与关中地区元代墓葬区别较大,而同山西北部、内蒙古中部地区元代墓葬有着更多的相似性。比如关中地区元代墓葬中常见的黑陶俑,在该墓中没有发现;而且该墓墓室底部为八角形,关中地区元代墓葬中也较少见。这说明当时横山与山西和内蒙古文化交流频繁,风俗比较接近。

        2014年年初,一场大雨将这座沉睡在地下六七百年的元代古墓冲了出来。该墓被雨水冲出后,有村民将石板封顶打开,潜入墓室盗窃文物,墓室内遭到破坏,部分壁画受损。后来警方将盗墓人抓获并追回文物。

        (本报记者 杨永林 张哲浩)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