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拉风箱呼呼响,火炉烧得红旺旺……”在广西桂林市全州县石塘镇老市场的一个补锅摊上,每逢冬季的墟日,人们会经常看到一位老人,他将碎的铁锅片熔化成铁水,然后用一只小勺从坩埚里舀出铁水,飞快地倒在一块柔软圆圆的毡子上,迅速地晃几下,铁水就变成了一粒橘黄色小圆球。然后,他把那粒橘黄色的小圆球对准需要补的地方,从下往上、从外往里轻轻一挤,另用一块毡子迅速对压下去,飘出一小股淡烟,毡子拿开后,铁水就凝固在漏洞处,形成豌豆大小的疤痕。这个技艺娴熟的补锅匠叫全德棣,过去常年挑着火炉走村串寨补锅。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农村家家户户烧饭都是用灶头和铁锅,通常是补了又补,因此补锅的行当曾红极一时,但现在补锅这个行当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全德棣补锅是为了不让自己闲下来。
版权声明:凡《光明日报》上刊载作品(含标题),未经本报或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篡改或以其它改变或违背作者原意的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