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电影快速发展的当下,青年电影人才培养正成为影响中国电影长远发展的战略性问题。此次青年导演剧情短片创作季活动在让优秀电影人才崭露头角的同时,也让人们思考如何使电影教育与电影人才培养做得更好。
1月16日22时起,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频道倾力打造的“中国影响力”青年导演剧情短片创作季,将迎来收获季节。从全球百位青年华语导演中脱颖而出的24位优秀青年导演,将在CCTV6的6期电视节目中,争夺千万元的“中国影响力”剧情短片拍摄基金,他们的名字将出现在获得大银幕电影拍摄权的导演榜单上。
为中国电影开门纳贤
2014年全国电影故事片产量618部,票房达296.39亿元,位居世界第二。“现在,中国电影不缺钱,不缺银幕,不缺市场,最缺的是人才。”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指出,人才培养尤其是青年电影人才的培养是事关中国电影长远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但与此同时,当下青年电影人尤其是电影导演的成长缺乏空间和平台。电影导演娜仁花对此深有感触。回忆起刚入行时的情景,娜仁花说:“电影投资人投拍电影时为了回报,都喜欢请有名气的导演,而很多有才华的青年电影导演,就因为没有人提携,没有人投资,而缺少拍片的机会,可哪一个大导演不都是慢慢成长起来的?”
“今天,我们必须给年轻人机会。只要需要我,就算用肩膀扛,我也愿意把青年电影导演扛起来。”年过七旬的老电影人翟俊杰谈到当下青年电影人才的培养,颇为动情。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影响力”青年导演剧情短片创作季项目应运而生。很多电影界的“大腕”纷纷请缨参与其中。比如,创作季名称中的“剧情短片”四个字就由导演张艺谋亲自拟定,希望青年导演们拍出有“中国故事”的电影短片。此外,作家王蒙担任本次活动的文学总顾问,为项目出谋划策;成龙亲赴创作集训营给青年学员们授课。据统计,本届创作季全程参与的电影界、文学界、专业院校等各界专家近百位。“在他们的参与下,创作季有望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最专业、最规范的一次选拔考试。”该项目总策划王平久说。
创作季自2014年8月7日启动以来,吸引了全球100位华语青年导演报名参赛。他们中既有参加过戛纳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的职业电影导演,也有来自广告、摄影、编剧、电视、动画、剪辑、音乐、媒体等行业的非职业电影导演,还有来自美国的新锐导演联盟组团参赛。最终的获奖青年导演,不仅可以获得100万元现金奖励,而且还将有机会进入张艺谋、成龙、唐季礼等知名导演团队,获得参与北京冬奥会宣传片、与电影频道签约等事业发展机会。
革新电影教育的新尝试
现在开设影视专业的院校越来越多,可院校培养出来的电影人才却越来越少。这背后的问题是电影教育与电影创作实践的脱节。因此,这些年来中国传媒大学导演系教授赵宁宇一直有个疑惑:电影教育到底该如何搞?
这次的创作季让他看到了革新电影教育教学方式的希望。这次创作季具有浓郁的专业色彩和实践意义。比如,在24位选手“十强突围”环节,采取了紧张的限时模式,选手要在1分钟内根据电影剪辑片段即兴讲述一个新的故事;根据1分钟电影配乐描述画面;拿到命题后,选手要限时完成构想、挑选演员和道具、说戏、排练,然后面对评委公开表演。“虽然有点像选秀,但这绝非在选秀,而是要通过这样一个公开、竞争的平台,为中国电影储备导演人才。”王平久说。
“在电影教学离电影实践越来越远的当下,这次的创作季活动做了我们在高校一直想做而做不了的事情。”赵宁宇说。
这次创作培训全程录像,最终被制作成6期导演竞技类电视综艺节目,整个创作季既是一个教育培训的过程,也是一个电视节目的录制制作过程。在尹鸿看来,这次创作季实际上是一次电影教育的公开课,教育培训从线下变成线上。知名影评人韩浩月也评论说,创作季通过互动层层分解电影创作的各个阶段,把电影创作专业知识用直白语言表达出来,揭开了电影创作的神秘面纱,让不懂电影的人爱看电影,让爱电影的人懂电影。
全国多家开设影视专业的200多所大专院校已经发出通知,要求组织影视专业学生收看创作季的电视节目,将其作为电影专业领域里一次难得的真人案例示范教学。
全新的培训、考核、选拔模式,开始让优秀的电影人才崭露头角。据了解,电影导演胡玫已与7位参与创作季的优秀青年导演签约,创作季结束后,将考虑与这些青年导演投资合作拍摄作品。而博纳、星美等电影制作机构也纷纷到创作季项目中抢夺优秀青年导演资源。
(本报记者 韩业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