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月15日电(记者曹元龙)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周边安全形势与中国的战略建构学术讨论会”今天在北京举行。会议认为,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出现新常态。
与会专家们围绕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进行了热烈讨论,就中国周边形势特点、恐怖主义对中国周边安全的影响、“一带一路”与非传统安全治理、亚洲安全机制的构建、东北亚局势的现状和走向等热点问题交换了看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研究学部主任张蕴岭认为,当前中国周边地区的安全形势与结构正在经历重要的历史性转折。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总体趋稳,但安全关系和安全结构依然复杂多变,突发性事件仍难避免,风险升级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具体而言,中国周边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大国战略遏制的综合影响、热点问题,特别是争端升温带来的风险、分离势力和恐怖主义势力制造的暴恐活动等。
张蕴岭指出,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调整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特点和新趋势。其中,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出现新的磨合与互动,中国塑造安全环境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显著增强。今年有三大趋势值得密切关注:一是中国与周边主要大国关系有望延续总体向好的趋势,二是中国周边的安全热点问题将朝着“大局趋稳”的方向发展,三是恐怖主义威胁和互联网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问题仍将处于高风险期。
本次会议还发布了《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评估(2015)》。该书认为,中国引领与塑造周边的能力与意愿显著提升,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为核心的经济战略、以掌控海上问题为核心的安全战略双轨并行,中国的周边大战略呼之欲出。这是2014年度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最突出的特征。
该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主要由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院的研究人员写作完成,同时邀请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东欧中亚研究所等有关机构和战略型民间机构“国观智库”的科研力量加盟。作为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的创新工程项目成果之一,该书从2011年开始已经连续出版5年,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