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廊坊市,廊坊第一中学的“花园课堂”远近闻名。
“花园课堂”就开在学校的教学楼下。这里有48个花坛和成片的绿地花园,过去常有“杂草与鲜花争宠,垃圾与落叶共存”的杂乱景象。从去年9月开学以来,2013级一个班的学生自发分成7个组,从周一至周日轮流将这些花坛、绿地花园清理得干干净净,节假日各小组也自发安排成员来校维护。没多长时间,这些花坛、绿地就“旧貌换新颜”。
从学生的做法出发,我们开始反思学校德育教育:“教”的本质是为“学”创设情境。就德育课程来说,传统的说教早已过时,体验式德育课程的成效正逐渐显现,生活本身就是丰富的德育资源,学校也正应该“处处是课堂,事事是课程,人人是师生”。在这样的思考下,我们把学生自发的活动精心打造成为“校本特色课程”,并将“花园课堂”的关键词总结为“持守”。
持守的含义,一是有时间长度保持的含义,二是有守望最高精神境界目标的含义。为什么要用这个词?我认为需从课程、德行、传承三个关键词去理解。
就课程而言,我们做的是体验式德育课程,而不仅仅是一项阶段性活动。我们要让学生们在“花园”这个具体的教育情境中完成陪伴他们高中三年的德育自修,感受花草荣枯、感悟生命真谛,100个孩子三年持守可能会有100种个性化的感悟。这种体验课程的自修是在每天、每季、每年的周而复始中完成的。
就德行而言,从持续做好小事、具体事中育德,一天是拔草、两天是拔草,日月持守,一定会拔升孩子们的德行。持守“花园课堂”一年多来,同学们的学习品质、日常行为表现都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孩子们也体验着没有物质奖励、纯公益的德行修炼。
就传承而言,“花园课堂”作为廊坊一中打造的校本特色课程,由2013级一个班发端,由他们持守三年、传承下去。在高一阶段,同学们在每天收拾教学楼花坛,打扫绿地卫生,除草、捡垃圾的同时,发起了向高二、高三年级学长的宣讲活动,深入到每一个班演讲,在国旗下讲话,在教学楼大屏幕播放“花园课堂”PPT,让“花园课堂”的公益理念传遍整个校园。今年,新生入学了,他们又走入高一各班,向学弟学妹宣讲,很快就有高一新同学申请加入“花园会”。一届一届学生的传承,他们在“花园课堂”中修为的德行、内化的精神就一定会向外拓展、向社会渗透。
由此,我们试着反思我们的学校德育工作。当下的教育背景早已不允许我们简单地用说教来进行德育,必须努力探索新途径,创设德育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体验场,让学生本身成为道德教育的主体,达到道德自育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创设一个个的德育情境,给学生一个个体验场,不再用教养、驯化的方法去做,而是把学生推到前台。
现在,体验式德育课程已经成为我校德育新阵地,孩子们在持守“花园课堂”的同时,还在打造食堂课程、宿舍文明就寝课程,坚持开设周一升旗课程、每天早操课间操课程等一系列课程,这是在初步尝试着情境化的德育教育新途径,也是廊坊一中德育新途径的常态实施过程。
(作者系河北廊坊市第一中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