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1月10日 星期六

    汇聚全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合力

    作者:本报评论员 《光明日报》( 2015年01月10日 01版)

        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1月9日在京隆重召开,这是我国科技发展领域的盛事,是科技工作者的节日。习近平总书记向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科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于敏颁发奖励证书。在此,我们首先向今年大会的各项获奖者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诚挚问候和崇高敬意,并向长期关心、支持和参与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外国科技工作者表示衷心感谢。

        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应该在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必争领域、科技发展前沿,实现重大突破,使科技创新的成果更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服务国家战略、惠及千家万户,在祖国大地上“开花结果”。多年以来,科学界的工作者们正是循着这样的方向,高瞻远瞩,励精图治。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可以说是科学事业发展成果的展示,汇报着科学界在用科技和创意增进民生福祉的问题上、在综合运用各种生态新技术建设和改善生态环境上,所作出的卓越而不可替代的贡献。仅2013年度国家科技奖励获奖目录上,与民生相关的项目就蔚为壮观,涉及粮食安全、医药卫生、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环境保护等多个民生领域,这说明科技创新正在切实造福人民。

        科技要更好地承担自身的使命,关键是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唯有改革,才能破除阻碍创新的思想藩篱;唯有改革,才能冲决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历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以科技奖励改革,配合乃至促进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大局。科技奖励改革的主要方向,如提高质量、减少数量、优化结构、规范程序等,无一不是服务国家战略、强化奖励导向的努力。自2013年起,自然奖为40岁以下青年科学家设立专门推荐渠道,意在使青年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突出体现了科技体制改革中对于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完善用人机制的要求。对于创新团队的奖励,以及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充分激发了各类主体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带动了全社会增加研发投入,汇聚了全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各方力量,从而使科技创新在市场的“沃土”中不断结出硕果。

        科技肩负重托,创新成就未来。老一辈科学家献身科学、报效祖国的高尚品德令人肃然起敬,青年人更在创新道路上勇往直前。我们相信,科技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